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视点
3  4  
PDF 版
· 走乡访土笔墨情
· 艺术纪念中山精神
· 学院版画汇集深圳
· 一场“70后”与“80后”的艺术辩论赛
· 上海市举办浦东香山杯
中小幼美术书法作品展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1月1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一场“70后”与“80后”的艺术辩论赛
□本报记者 崔艳
  11月7日,以“炫一代的图像新标识”为主题的中国当代艺术专题研讨会在深圳美术馆举行。研讨会上, 15位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年轻艺术家与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批评家,就当代艺术的表现形式、消费时代的绘画意义及画家所担负的责任感等话题展开讨论。大家各抒己见,讨论热烈,形成了一场艺术家与批评家之间的艺术辩论赛。

  评论家冯博一看了“嬉戏的图像”展览后认为,在消费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之下,当代年轻人的创作状态呈现出一种非深度的模式化追求。很多作品将自己的生活感悟融入作品之中,有创作者心声的呐喊,同时也有一种自恋情节的表露,但是缺少一种批判的精神和历史使命感。而付小冬则认为卡通与绘画的结合带来了一场架上绘画的革命。她认为新的文化视觉元素与油画结合,这是锋利的文化链条与传统文化碰撞后引起的变化,给绘画带来了新的创作元素。评论家朱其认为这是一个很有新意的展览,通过作品感受到年轻艺术家创作过程中的激情、丰富的想象力以及画作中所透出的青春气息。但同时他又觉得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中,缺少了老一辈艺术家作品中所包含的深刻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感。伴随着消费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中,普遍没有一个深刻的主题,更多的是情感的宣泄以及受网络文化、动漫文化、西方文化的影响后,折射在画面中的一些信息符号。《美术观察》杂志社的谷泉则说出了对这一代年轻艺术家的担忧。因为这个年轻的艺术群体有着一个类似的创作模式,这样会束缚住他们的腿脚,影响以后创作思路的开阔。

  80后的年轻艺术家们与评论家的观点大有不同之处。他们大多认为自己就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作画。因为生活的年代不同,无法去感受并创作出具有历史使命感的主题性创作。来自四川美术学院的王玺的话可以说道出了他们的创作理念:简简单单地在作画,并不去想太多复杂的诸如使命感之类的东西。陆琤、杨纳等其他年轻艺术家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他们认为自己作品中所表现出的种种内涵,有很多是评论家看后给他们加上去的。评论家的阐释与他们的创作初衷之间存在误差。评论家是站在一个更加宏观的角度来解读作品,而他们只是从自身出发,用颜料和画笔去表现内心世界对艺术的理解。对于历史使命感的把握,他们则认为距离战争年代已很远,并且对艺术的社会宣传或批判性意义发生质疑。他们的创作风格的呈现与商品经济的社会背景密不可分。他们的艺术是当代的,是他们自己在个体经历中的真实表现。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