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8版:群艺
3  4  
PDF 版
· 云卷山岚情自幽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1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云卷山岚情自幽
——读刘新奇的山水画

□莫家君
  “身居陋巷历经年,寡欲清心意自闲。时去湘山亭里坐,挥毫泼墨写云烟。”这就是刘新奇的人生境界。是的,刘新奇对绘画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绘画对他来说,不仅是一种艺术创造,生命的追求,更是一种学者心态的需要, 自我的价值。他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形成了极富个性的艺术风格。观他的山水画,如听一首情感激昂的乐曲,如读一首朴实清新的古诗,如品一盏色味醇正的香茗。他的作品,概而言之,艺术特色有三个方面:

  线面结合 讲究笔墨

  中国画长期以来形成了深厚的讲究笔墨的传统。在中国画中,笔墨有其特殊的价值,有丰富的审美内涵。西汉杨雄说:“书,心画也。”画面上的笔墨是作者胸襟、学养、气度的表现。因而应是十分个性化的艺术语言。为此,刘新奇曾花费许多时间、许多精力苦练书法。楷、行、草、隶、篆各种书体都认真研习过。他认为中国画的用笔,实从书法中来。各种笔法及用笔的中锋、侧锋、逆锋,下笔的轻重、疾徐、偏正、曲直、方圆、虚实等皆缘于此。中国画的用墨,是将单层次的墨色推进到无穷的层次变化,成为物象与心理交生互映的永恒色相。因此,在他的作品中,特别注重用笔用墨。其笔墨面貌呈多样性:或枯涩老辣,或遒劲苍健,或逐密清晰,或清新空灵。刘新奇在画面造型中,融入了西方绘画的面的概念和表现手法。他以皴擦手法表现物体的面,树干勾定后,用淡墨枯笔沿边缘擦去,使所画主干具立体感。在画松针的时候,他用重墨侧锋画成,所画松树枝繁叶茂,大气逼人。这些,都是面在作品中的体现。他在融入面的表现手法时,仍然重视勾勒,注重骨气。

  工写结合 讲究格调

  刘新奇的作品多描写雄浑壮阔的大山大水,凝重厚实,同时富有生机和活力。笔力雄健,墨色交融。粗犷而不失法度,细微处更见精神。融会了北方画派的写实与南方画派的“写心”的艺术追求,极力在作品中营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意境。在他的作品中,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北派与南派均融合为一。这主要来源于他深厚的艺术素养,他深谙“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真谛。一方面勤于治学,广收博采。另一方面融古通今,深入生活,变法求新。“九上名山寻胜迹,三临大海听涛声。”就是亲近自然的写照。他的作品工写结合,讲究格调,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推己及物的情感交汇中,将自然对象人格化、诗境化、意象化,使作品更具有率真和隽永的魅力。长期不懈的艺术耕耘,形成了苍润古朴、浑厚华滋、清新隽永的画风。

  诗画结合 讲究题款

  北宋苏轼称王维“画中有诗,诗中有画”,郭熙则认为“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画结合,讲究题款是中国画优秀传统的一部分。诗意当然不一定要通过题款才能体现,但好的题款确实有利于深化意境。刘新奇在不少作品中都题了诗。他有一枚印章:“自题一绝,”便是见证。他在《春江泛舟》一画中题曰:“一江春水向东流,乘兴泛舟江上游。满目春光人自醉,歌声阵阵水悠悠。”他在近作《高秋图》中题道:“遥岭连峰醉紫烟,碧泉红树润丝弦。问君长啸缘何此?笑指山林别有天。”艳丽的秋色可以图画,然而泉声、琴鸣、客啸这许多内容只有借助题诗才能表达出来。刘新奇的题画诗丰富了作品的内容,扩宽了艺术含量,深化了艺术意境。他很少在画作中用穷款,他总是用自己或前人诗文题画。为此,他花在提款上的功夫有时甚至比创作的时间还长。认真琢磨题款,已成为他提高艺术品位、提高学养的一个有效途径。如果说传统山水画家常以“山在虚无缥缈间”式的画意,抒写对世态炎凉的逃遁之情,那么刘新奇则以“云卷山岚情自幽”式的画意,借山河的壮丽寄予人生理性的思考与探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