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画家周刊
3  4  
PDF 版
· 梅墨生作品展
· 梅墨生:不随俗流,方为大流
· 梅墨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4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梅墨生:不随俗流,方为大流
  作文时读墨生兄自述,墨生兄虽籍河北而远祖为浙江人,在杭州西子湖畔举办个展,不经意间倒成为回乡汇报的美事,看来凡事有缘。

  粗略算起来,从最早力邀墨生兄在杭州恒庐办展,到即将献演的展示,已经快一年过去了。推迟的原因,自然是墨生兄忙。特别是为北京中国画院更名国家画院的诸多事务,和替其太极拳老师百年诞辰举办的纪念活动,墨生兄投入了许多精力,使他无力于操持自己的个展,而这也让我益发钦佩其于公事的不苟和为人的高情,坚定为其办展的决心。

  坐落于南山路的恒庐,与有着“中国画大本营”美誉的中国美术学院只有数步之隔,在当今越来越论文凭讲学历的世情里,请墨生兄在恒庐办展,似乎是一招险棋。因为翻检墨生兄的履历,他只有毕业于河北省轻工业学校美术专业的学历,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和首都师范大学书法硕士课程班的经历,而当今最被看重的学位,他竟然一无所有。但如果我简单梳理一下墨生兄的经历与学术成果,就不难知晓我对他的敬重,不仅限于人品,也在其艺术成就。

  墨生兄出生贫寒农家,自小性喜诗文书画,早岁在祖父辈的引导下临帖习画,幸赖乡里文士慧眼,授其小学、古文,后又学习中医、太极拳术,开阔视野,扩充胸臆。为求艺事精进,墨生兄曾不惧苦辛,成“北漂一族”,处僻巷,赁陋室,粗食弊服,而不移其志,不改其乐。有缘问业于宣道平、李天马、李可染诸先生,数十年发奋求索,终结硕果。作为书画实践者,墨生兄出版有《梅墨生书法集》、《梅墨生画集》、《当代著名青年书法十家精品集——梅墨生》、《中国名画家精品集——梅墨生》、《梅墨生写生山水册》、《当代书画家艺术丛书——化蝶堂书画》、《中国书画名家——梅墨生书法》(VCD)、《中国书画名家——梅墨生山水》(VCD)等。作为理论研究者,他著有《精神的逍遥——梅墨生美术论评集》、《中国人的悠闲》、《现代书画家批评》、《现当代中国书画研究》、《山水画述要》、《中国书法全集·何绍基卷》、《书法图式研究》、《中国画名人大系》之《吴昌硕》与《李可染》等,主编有《中国书法赏析丛书》(八卷)《当代艺术家随笔丛书》等。这些成果足以凸显墨生兄在书法创作、绘画实践、理论研究三者并举、互为融通达到的境域。放眼艺坛,高学历、高文凭者比比皆是,有成果若墨生兄者,以我的弊陋,似乎并不屡见。

  如果给墨生兄的书画一个相对准确的定位,我愿意拈出“文人”二字来界定其书法与绘画。在文人集团已经离我们远去的今天,追随古代的文人画成为新的时髦,“新文人画”成了时尚的口号,但由于文化的缺失,品位的流俗,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所谓的“新文人画” 无非仅仅是对文人画符号的模仿与延续。殊不知,文人画是有“文”之“人”的画,需要中国文人独特的文化品格与独到的审美精神作为支撑。而二者的苍白正构成“新文人画”无以自疗的内伤。墨生兄努力沉入传统文化的内核,借助文化修养、理论素质来提升自己的笔墨表现能力,从而建构起自己的审美理念和绘画图式,使画面少了很多浮乏的表象,多了几许意远韵幽的象外之象。墨生兄非常敬仰黄宾虹先生,如果以黄宾虹力倡的“学人画”界定他,他一定觉得不敢当,但假如说墨生兄以“学人画”为自己的努力方向,想必他是会戚戚然心许的。    

  墨生兄这次杭州展,范围限定于国画,为数不少的作品是他近几年来赴浙江、北戴河、太行、黄山、武当山、四川等地的写生之作和他欧游印象之作,这些作品如夫子自道,是他“对形与意、貌与神、气韵与丘壑、自然与画理关系的一个思悟过程”,是他“艺术研究与理解的一个途径和方法”。墨生兄的简笔山水气格雅正,笔墨淡逸,而糅董其昌的墨法、石涛之用笔、石溪的空灵清雅、黄宾虹的厚重浑朴于一体,画面简约静净,而内涵丰富,落落大方。他的花鸟,题材习见,若丝瓜、葡萄、佛手、石榴、牡丹、芭蕉,若桃、菊、荷、松、梅等,画来毫不费力,而形简意全,古雅劲健。清人刘熙载《艺概》云:“论书者曰‘苍’曰‘雄’曰‘秀’,余谓更当益一‘深’字。凡苍而涉于老秃,雄而失于粗疏,秀而入于轻靡者,不深故也。”以余浅见,绘画未尝不然,墨生兄于“深”字诀,可谓别有会心。

  至于具体的作品,既有原作罗列,又有画册付印,我不必饶舌强作解人。1000年前,坡公怀念曾长久驻足的杭州西湖,写下“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怀西湖寄晁美叔同年》)的诗句。今日,面对墨生先生的作品,观者或许也会产生相似的感悟。我倒想引用我所崇敬的中国美院童中焘教授的一段评价。童先生为人刚直,不轻许人,他对墨生兄之书画倒是青目有加,他说:“墨生先生擅长山水、花鸟,所作静、雅、遒、空灵,而大都出之以‘拙’,以其书、画同法故也。其法,山水盖得力于八大、石溪、龚贤、渐江,近师黄宾虹、李可染;花鸟则综合八大、缶翁、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诸大家。然章法、结体,虚虚实实,不同凡响。”想来读过墨生先生作品的人,也会有同感。

  不知墨生兄是否效法宋人,年三十六即以“觉公”为号,再加上蓄胡短鬓,面癯额蹙,初识者每误以为翁。实质墨生兄年方四十又六,正当盛年。墨生兄又以“化蝶堂”额其书斋,寄予自期。墨生兄积淀渐深,修为日淳,应该化蝶不远,大觉有期。

  毛建波

  丁亥清明后四日子夜一气呵成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画家周刊 00010 梅墨生:不随俗流,方为大流 2007-4-14 48256DEA008181F5482572B900216F1A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