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20版:画家
3  4  
PDF 版
· 壮写河山歌盛世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10月2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壮写河山歌盛世
——记董希源绘画及新作《锦绣河山美如画》
■徐鼎一

  著名中青年画家董希源历时3个月创作的巨幅山水画《锦绣河山美如画》,在国庆节来临之前被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中央大厅。这是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为迎接参加国庆58周年庆祝活动人士、中共十七大代表和明年“两会”代表委员,特意邀请董希源先生创作的。

  《锦绣河山美如画》纵225厘米,横620厘米,以黄山松云、晨光熹微为绘画主题,以山峙瀑泻、云海松涛为具体表现对象,呈现出祖国山河雄阔壮丽之景,表达了自然生命永恒不息之意。画中山势之耸拔巍峨、苍松之挺健郁勃、云海之苍茫悠远、晨光之温暖普照,无不尽现画家神摄造化的笔力和胸罗天地的气概,观之给人以豪迈雄阔之感。

  董希源1964年生于福建省诏安县。诏安是中国书画之乡,明清以来名家辈出。董希源幼承家学,后赴上海学艺,得海上耆宿谢稚柳、钱君匋先生指授,逐渐形成造化与笔墨相融相解的鲜明艺术风格。自1986年以来,他先后在上海、福州、台湾、广州、山东等地举办个展20余次,并出版《董希源画集》、《名家画苑——董希源·我学山水画》、《董希源花鸟画作品选》、《董希源山水精选》等多部画集。其作品《农家山市》为中南海收藏,《乡情》、《春风得意》、《清音出泉壑》为人民大会堂和天安门城楼收藏。尤为难得者,其两幅巨作《山高云祥》(纵110厘米,横365厘米)、《鹤鸣天地宽》(纵190厘米,横510厘米),同时作为新中国成立54周年国庆陈列画,于2003年9月28日、9月30日先后悬展于天安门城楼正厅和人民大会堂;《涛涛云海壮山河》(纵290厘米,横310厘米)于2005年悬展于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因此成为天安门城楼和人民大会堂特邀作画的最年轻画家。

  董希源是绘画的多面手。花鸟与山水皆能,笔墨与写生兼善。读其花鸟画,可见其慧心之灵;赏其山水画,则见其朴质之坚。而其花鸟、山水均不乏质朴之本、幽谧之境、意匠之工。董希源的花鸟画,多工笔细写、重彩积染。虽细致入微、富丽精雅,但十分注重诗意营造、奥境奇辟。其作荷花,或白或红,或花或叶;或双双水鸟栖息其间,或濛濛晨雾氤氲其外。无不布置精当、笔致秀脱、色彩明艳、意境清幽,似乎娇蕊伸手可抚,似乎沁香俯身可嗅。由其喜爱画荷花,正可见其心地之洁、气骨之清、画思之巧、运笔之妙。董希源画竹,工笔双勾竹竿竹叶,再填以重色。精工逾恒,神形毕现,尤见其画技的超绝和体物的深微。

  董希源于山水画,用心最深、用工最勤。在其多年研究宋元明清绘画的基础上,将北宋山水技法和龚贤密皴密点的画法结合起来,并在大自然中撷取画材,形成自己独特的密体山水风格。此类山水画笔致繁复,满皴满染,山体结构环环相扣,富有立体感,将自然山水的无穷变化和笔墨技法的丰富表现集于一图。石之凝、水之漾、树之茂、云之缈、屋之静、人之闲,皆入于其精心营造的崇山云海之中,给人以苍茫、浑穆、幽深、阔远之感。其2003年为天安门城楼所作《山高云祥》,其题材虽与《锦绣河山美如画》相同,但构图和意境却各有侧重。前者以高浑、幽谧、深远取胜,后者以雄阔、淡远、壮丽取胜。这两幅巨作均可看出画家成熟的笔墨技巧和驾驭大制作的能力,既注重局部细节的准确刻画,又兼顾画面构成的整体效果。既可近观其质,赏笔墨的妙事;又可远睹其境,感气象的宏深。董希源的山水,不但能深造宏幽的意境,亦能拈弄笔墨的韵趣。其拟古水墨小品,勾勒点厾,穿树安屋,或溪回路转,或岭横坡平,用笔蕴藉含蓄,运墨淡雅清新,得传统的三昧,入古典的奥区,可见其早年稽古之深、研习之久。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画家 00020 壮写河山歌盛世 2007-10-20 48256DEA008181F54825736F002B27C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