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视点
3  4  
PDF 版
· 探索与拓展
· 冬季,下着“秋雨”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2月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冬季,下着“秋雨”
□本报记者 蔡树农
  余秋雨三个字简单通俗,又避免组合的重复,所以余秋雨就是余秋雨。他很喜欢自己的名字,因为名字是自己奶奶取的,似有一种密码的存在驱使余秋雨“行者无疆”地“千年一叹”!像“秋雨”敲打红叶溅落池塘的禅意,像戴望舒“雨巷”的一缕夹着丁香的雨丝,不深沉但也不浮躁地传播着浸润着文化的天籁,主动、认真、坚持、宽容。11月20日至21日,应江苏省国画院建院50周年庆典主办单位的邀请,余秋雨携夫人著名黄梅戏曲表演艺术家马兰专程赴南京作了一堂名为《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讲座,听众爆棚,不仅仅为他的滔滔不绝,还为他站着的演讲:“今天我决定站着讲。为了让坐在地上的观众看到我的脸,我也陪一些站着的观众站着。……你们不要想从我这里听很多有趣的故事,也不要指望听什么激烈的言辞,更不要准备着出什么新闻事件,我希望和你们认认真真地上一堂课,课的主题就是什么是文化、中华文化的特性,以及中华文化的利弊得失。”余秋雨就以这样的姿态征服了现场包括视频直播间的3000余听众。尽管现场也有极少数余秋雨“杯葛”者的窃窃私语。“游戏”的余秋雨听不到,余秋雨听到的是“秋雨”般的掌声——和他的演讲一样有着“秋雨”般的意境与节奏,而他的答听众问则又似欢快的鼓点、如歌的行板紧叩听众的心弦。

  “南京是需要仰望的城市”,余秋雨表扬性的表白总是迎合与激动着他所走过的中国乃至世界的许多座有历史有文化有特点的城市。他既知道说什么,又知道该怎么说,而余秋雨“怎么说”都会通过媒体放大宣传。“媒体不要过多地去反对什么,要做好引导工作,”他是一位善于与媒体打交道的文化战略家:“中国的知识分子要敢于在一切公共空间运用理性,不要拒绝新闻和传媒。几千年前孔子就坐着牛车四处讲学了,现在很多人的学问远不及孔子,干吗还扭扭捏捏自己一个人干琢磨?”即便余秋雨批评一些媒体断章取义、热衷隐私的报道也不失绵里藏针的机智:“比低级高一级还是低级,比无聊好一点还是无聊。”仿佛鲁迅“是苍蝇终归是苍蝇,是英雄终归是英雄”的翻版。

  台湾出版过一本余秋雨的文集《倾听秋雨》,我们已在凤凰卫视的《秋雨时分》倾听过“秋雨”。其实,余秋雨自身更是一个倾听者,他多数的时候微皱着的眉峰一方面酝酿着他的思想,另一方面透露着他谦虚倾听的本色——倾听高帽子式的赞誉,倾听谩骂式的“人身攻击”。正因为余秋雨的能够倾听(兼听)别人的声音,我们才会那样乐意地去倾听余秋雨,听他讲陈逸飞:“这儿躺着的一位男子,曾经用中国文化的美丽,感动过世界。(墓志铭)”听他讲极端:“中国文化不极端。极端的声音有刺激性,要提防。文明社会是理性的,文化是社会的定力。即使整个社会极端了,文化也要平稳。”听他讲钱文忠:“钱文忠教授是很优秀的青年学者,在季羡林的指导下,会说梵文,连文化人都不懂,他懂,是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中最好的一位。”听他讲书法:“书法是中国文化的基源象征,是一根永恒的缆绳,是依靠单色的墨线维持了几千年审美活力的审美符号,是已开始具备剥离实用而转向纯美术视角多元发展多种发展可能的‘核武库’。”听他讲文化:“文化的力量是时势的需要,文化的彼岸、精神的此岸找不到北,则社会公德和谐、生态文明、软件实力均无从说起。”

  在江苏国画院院长助理管峻的安排下,21日晚,《书法导报》的姜寿田、《书法报》的李金豹和我得以以书法朋友的名义小范围采访了余秋雨,请他谈谈专业的书法问题,李金豹是我们三人中的“主问官”,几两下肚的熊熊燃烧的茅台酒越发助长了他提问的技与艺,余秋雨遇强则强、遇弱则弱的铁嘴铜牙验证他“文化苦旅”的真实不虚。不料,我们都被李金豹最后一个突如其来的非书法问题逗开了怀:

  “余老师,我想讨教两个字,一个是三点水旁加一个来去的来是什么字?”

  “涞水的涞,就念涞(lai)。”

  “那三点水旁加一个来去的去字呢?”

  “没有这个字。”

  余秋雨不加思索地脱口“没有这个字”吻合他的身份逻辑,有着余秋雨相同回答经历的我们瞬间仰头大笑:“法。”

  “法”的陷阱。发明这种提问的智者充分利用人的习惯思维模式的误区,当“涞”字的模棱两可获得“通过”后,“三点水旁加去”的法字往往不会再念“去”的(想都不用想),“涞”字是障眼法,余秋雨逃不过,另座闻讯急于一试的马兰仍难免重蹈覆辙——众乐乐。

  于是,余秋雨的平凡与他头顶的光环让人一样信服起敬。月白风清,基于余秋雨马兰夫妇的“好玩”,我忍不住戏撰了一副藏头联赠与他俩:“管领风骚,唯余妙笔惊秋雨;婆娑月面,且许佳人羡马兰。”这也算我对余秋雨的“你今晚怎么没提问”的亲切回答。

  冬季,下着“秋雨”,一场蓬勃的璀璨的“秋雨”。我们倾听“秋雨”,哪怕它是“娱乐”的。

  “《文化娱乐》”,我想起一本杂志的名称,终于领悟“文化娱乐”的重要性。娱乐,入世的松弛陶醉,是中国文化的中庸之道,余秋雨正是引领“文化娱乐”的蒙师,不管他的“秋雨体”(书法或语文)是否得到认可,他都将是可以进入时空隧道的文化尖兵和文化布道者。

  冬季,下着“秋雨”。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视点 00004 冬季,下着“秋雨” □本报记者 蔡树农 2007-12-1 48256DEA008181F54825739F0029B17C[]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