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评论周刊
3  4  
PDF 版
· 永远的布美使者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8年11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永远的布美使者
——现代美人画奠基人徐启雄印象
■赵 畅

  中秋前夜,当我在“中国英台之乡”浙江上虞的一家宾馆内接待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副会长、现代美人画奠基人徐启雄先生时,我刹地想到,他是欣然应邀而来,可作为一生爱美、寻美、造美的布美使者,他又何以不是为“美人”而来?祝英台追求爱情之美,能不撼动他?

  “生活中,没有一个正常的男人会去刻意追求、欣赏、娶取外貌特丑的丑女。同样,一个正常人也不会真正欣赏画中被扭曲的丑陋人像。”因为受女儿红故事的感染和引发,徐启雄先生说到了美人画,有关其身世其艺术创作其对社会的看察的话题也就此被轻松拈出。作为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代工笔画领军人物,中国传统工笔画向现代工笔画发展过程中继往开来的启蒙者,被美术评论家们誉为“中国现代美人画的奠基人”、“现代风情画的先行者”、“现代抒情画的先声”的一代工笔画家,其收获的自是累累硕果。然而,又有谁知,徐启雄走过的是一条并不平坦的艺术人生路……

  1934年出生在浙江温州一个城市平民家庭的徐启雄,从看艺人做糖捏,到慢慢地迷恋上连环画。后到温州市一中美术教师陈垂平创办的“绘画学习会”接受“比较正规的美术启蒙教育”,迎来了第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抗美援朝初始,他看到报上志愿军抓俘虏的消息,除了在《温州日报》上发表6幅连环画外,又与人在温州最热闹的五马街墙壁上画了一幅志愿军的巨幅宣传画。将宏阔的场面、志愿军的威武,表现得那样的真实。就是因为这次成功的壁画,被驻温州解放军文工团团长看到,于是,他的命运立时改变——他应招入伍成为部队美工。

  1955年,他报考中央美院,被该校彩墨系(即后来的国画系)录取。在著名画家蒋兆和、李可染、李苦禅、叶浅予、刘凌沧等教授的鼓励下,他选择了以现代劳动妇女为题材的工笔人物画为主攻方向。他觉得,人物有灵性,遇难而进代价虽大,但是发挥一个人创造能力的绝好机会。当毕业作品《山林的早晨》、《下战表》一经面世而好评如潮之时,怀揣院长吴作人签发给第一号毕业证书的徐启雄,被华君武指名调到《人民日报》文艺部当了美编。

  在《人民日报》工作,使他得以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亦搜寻到了无数生活中的“美人”。1961年,他的《苗寨新嫁娘》发表,美术界轰动了。邓拓在《北京晚报》撰文称赞:“看上去很突出生动,不但面部轮廓画得好,眼睛很有神,头发及其他部分也都有丰富的实感。”接着,《苗寨新嫁娘》和《壮家姐妹》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上世纪60年代,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新中国第一本大型画集《1949—1959中国画选》,入选者全是中国顶尖的画家,而他的《山林早晨》得以入选……所有这些,分明昭示着中国画坛正冉冉升起一颗耀眼的新星。

  忆起上世纪60年代中期那一次由北京返回温州的经历,徐启雄心情沉郁。只见他啜一口女儿红,微阖双目,继续了他的追忆……

  在当时,艺术作品的主要对象要表现“工农兵”,尽管徐启雄的工笔人物画表现的是劳动妇女的形象,但有人认为他笔下表现的女性美有悖于文艺为阶级斗争的方针,因为“美”或“女性美”也有一个“阶级属性”的问题。1964年春天,在《人民日报》社刮起的“文艺整风”,把他从北京调回了温州。

  回到家乡,被安置在温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的徐启雄,住在了瓯江边。那些时日,他常会去瓯江边享受“绿肥红瘦春拂面,风和日丽花醉人”的美景。他躲入家中,潜心作画,在十年间积累了3000多幅白描人物画稿。1979年,他应《人民画报》之约,创作了《版纳之花》、《澜沧江畔》、《密林深处》,10月在该刊封面和中心页上刊出。1979年,他赴京参加第四次文代会,与华君武在会上相遇。华君武的一番话令他终生难忘:“专心画你的画,创作上走你过去的老路!”一边是“忠告”的声声入耳,一边是刚刚组建的浙江画院的热情力邀。而当读了先生叶浅予“不要再局踞温州小山头了。杀出来吧,到杭州去,不然,西湖将为之逊色”的来信时,为学生的徐启雄读后惭愧不已,不日即往杭州报到。可不是?一个“杀”字,足见先生对学生的鼓励与期盼,而一言“西湖将为之逊色”,则大让徐启雄有受宠若惊之感。回味起当年的这一细节,徐启雄自是动情。

  十年的沉寂,对于徐启雄不是埋没,不是放弃,而是积聚,是铺垫。而华君武“他画的妇女美而不艳、美而不俗、美而不洋,是地地道道从中华民族这块土地上生长起来新的一代妇女……”这番正名之言,终令徐启雄被压抑的才情呈井喷之势,一发不可收拾。《夕归》、《五月杨梅红》在1982年浙江省赴京中国画展中引起强烈反响;《秋阳灿烂》获1988年全国当代首届工笔画大赛金奖;《春风习习》获1991年全国第二届工笔画大赛金牌奖;1984年创作的《决战之前》,被中国美术馆列入馆藏从宋代以来历代名家62幅特展精品,在北京展出……

  徐启雄独特的个性风格,其创作的巨大成功,既源于其对于特定地域文化精神的刻意传递,亦缘于其对中国工笔画光色语言的革新。自上个世纪50年代起,徐启雄创作现代女性题材的作品,画的几乎是各民族、民间,各职业、各类型的劳动女性人物,以现代淑女为主体的绘画作品,却迟至2000年才开始动笔。2000年,徐启雄创作了第一幅“当代淑女画”《重返故里》。2005年创作的第二幅“淑女画”《西厢有淑女》以及后来的第三幅淑女题材作品《淑女委员》。让我们相信,徐启雄曾经提出的“百分之一百的画,让百分之九十八的老百姓都看得懂、喜爱”的创作目标,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基础、有落脚点的。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评论周刊 00006 永远的布美使者 2008-11-22 美术报000062008-11-22000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