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34版:设计
3  4  
PDF 版
· 设计史的意义
· 流水别墅的四季景致
· 全国艺术硕士研究生美术与设计优秀作品展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1月2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设计史的意义
■高振平
  设计史有什么用?现在的大学生一般不会问这样直白的问题了,可是从他们时而惊喜,时而迷茫的表情中,从他们时而向往,时而懈怠的表现中,会不由得让教师自己主动地去思考它。这既是一个随意的普通问题,同时又是一个严肃的学术观念问题。

  学历史有什么用?这句无忌的童言经常会提醒历史学家一次次地思考历史学的本质。而大人的回答,常常会让孩子产生敬畏心或神秘感。另一方面,小孩是最喜欢缠闹着让大人给他讲故事的,但小孩的这个愿望经常得不到满足。这种现象,可以引发一系列的思考,并有助于使历史学家成为小孩和大学生最喜欢的人。这又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英国艺术史家贡布里希那本闻名世界的畅销书《艺术的故事》,其实就是一部青少年艺术入门读物。还有美籍学者房龙的《圣经的故事》等一系列故事。几乎都是写给小孩看的,可是却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了学术著作,陈列在学者的书架上。当今,如果你要在大学的课堂上推荐《艺术的故事》作为西方艺术史的教材时,立即会有一个朴素的现实问题出现: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买得起全彩的、甚至是黑白的书。另外,房龙的书有时读起来也会有晦涩之感的。

  这些问题曾经长期地困扰我,对此我有些思考。第一,我相信历史是人的天性需求,真正的故事不一定非要人手一本同样的教课书。故事是没有终结的,不同的交流对象需要有不同的叙事方式。故事同时也互相验证,如果不严密就会引起不信任感,甚至让小孩气愤地直言:你骗人!也就是说,历史本身就是永不间断的艺术创造,艺术有艺术的真实,历史有历史的真实。第二,历史的叙述语言和情感交流要有本土文化特征。如同具有传统特色的设计一样,如何具有时代性,又具有本土特色,一直是设计和设计史中的大课题。在传统历史中融入民族情感,需要不断地实践。什么时候设计史走出了抄袭与模仿,设计就摆脱了这个邯郸学步的初级阶段;什么时候,艺术史与设计史建设完成了世界性与本土性的合理创造,那么中国的设计也许就自然既焕发出时代光芒,又包含深厚的民族情感。

  其实本土设计并不需要自卑,综观外国设计史,你便会不无惊奇地找到外国伟大的设计师在融入中国文化时所做的努力。我就举两个例子,一个是美国的建筑大师莱特,一个是包豪斯基础课的创立者伊顿。莱特的作品影响了欧洲的格卢佩斯、密斯和科布西耶,用密斯的话说:他整整影响了我们一代人。可是莱特在建筑设计生涯的后期提出了“有机建筑”的设计思想,他认识到从古典到20世纪40年代所有的建筑都只关注立面的式样和雕琢,现代建筑应该关注屋顶和墙体围成的空间。他认为这点在理论上是对传统的巨大挑战。可是当他读到老子关于空间的论述后,创造的喜悦先是受到打击,进而由沮丧到安慰。这个比耶稣早五百年的学者有力地印证了他的“有机建筑”理论的正确性。包豪斯的伊顿更是对老子情有独钟,他在展览前言的结尾就引用了《道德经》第十一章中的经典论述。而反观包豪斯的成功,因素很多,但其中设计基础课的建立必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伊顿用他饱满的热情开创了基础课。

  再回到莱特,其为世人所知的代表作流水别墅所蕴涵的理念本身其实并不新鲜。你随意翻一下《芥子园画谱》都能找到这个形式格局。所谓的创造就是用了现代的材料营建了更加明亮,更加坚固,更加卫生的生活环境。然而,坚固的理念是历史的,建筑的实现是现代的。

  黑夜白昼周而复始,由古知今,由今知古,最终仅仅只有故事可以留下。文已止此,不知东方之既白。我效仿伊顿的前言以此语结尾吧:

  三十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美术报 设计 00034 设计史的意义 ■高振平 2008-11-29 48256DEA008181F5482574F1000AFACD[]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