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2版:画家

文章导航

写生山水·何昌林

山水的慰藉

  我一直在思考中国当代水墨山水的心灵功用,正如所有当代艺术所面临的境况一样,如何传承和发扬,在当时代的语境下为普遍的心灵模式提供某种诠释和功用,是一个画家应有的内心思考。

  中国画一直讲究“书画同源”。在我看来,“书画同源”的核心,是在构图、技法、形式美的表象下,所承载着的书者或画者形而上的精神思考,正如“文以载道”,书与画也是“载道”的方式,在某种情况下,我们也称其为“意境”。

  何昌林先生对中国历来的山水画大师作品是做足了功课的,虽然他提倡“写生为大”,但是从他的作品中看得出他已自如地汲取了前辈大师的精华,又在写生中从真实的山川与乡村里藉自然与乡土之气息,信笔画下眼前之景。如此,心中之境和眼前之景,传承的气韵和创造的灵动,春风化雨般地融合在一起。

  观何昌林先生近期的山水画作品,其独特的风格已然成形。我尤其欣赏《天全水洞溪秋色》、《遥望二郎山色晦》、《板桥无语流泉有声》,《秋山多情农家无事》等作品,在这些画作里,山石峻奇、水色空濛,雾岚如歌声一样缭绕,仿佛可以听取;远方山色轻晦,树林掩映着人家,村童正牵着晚归的牛羊悠悠归去……那种悠然之美、乡土之美、天籁之美,是我在其他画家的作品中从未见过的。而《秋色如歌图》则有着古老和歌一般的静美,仿佛在潺潺的泉声中,我们自己就坐在屋中听着风穿过秋林的飒飒声,远山如黛,一片沉寂……《江畔人家》真是如在画里,江水、倒影、绿荫斑驳的树丛与山丘、流动的云雾与远山,层次渐进却浑然一体,一队飞鸟自由地翱翔在农家的上空,整个画面,作者将水墨的晕染之美表达得淋漓尽致……在《大同古镇》中,大片大片的古树顺着村落沿山势一路而上,画面中构成树林的墨块仿如疾风直接将墨点泼打在宣纸上,“沙沙”的风声正掠过画面,而母亲正在对背着背篓的孩子叮嘱着什么,两只小狗在屋前对视……

  何昌林先生的山水,每一幅画面仿佛都有故事,情景交融。他所绘的山水,不是孤绝、清峻、冷傲的山水,而是可以走近、深入、生活于其中的山水,是充满乡土和人间气息的山水。他的山水不是为农业文明唱一首挽歌,也不是因循前辈的凭空再造,每一幅画,我们都可以看到树林掩映下的村落或人家,小狗在门口张望、等待主人归来,村童赶着羊群回家,路人正行过石板桥……每一幅画,我们都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雨的声音、风穿过树丛的声音、小狗的吠声、牛羊吃草的声音,甚至远山静穆的回声……所以,何昌林先生的山水,是恬淡、安宁、亲切和贴心的。

  在中国当代水墨山水画的实践中,我们见到了太多简单的承袭或再造,也见到了太多臆造的山水,实验的山水、多媒体的山水,在这个日渐喧嚣和纷乱的环境里,我希望一个山水画家能够在绘画的形式创作与探索之外,给我们这个时代那些日常奔忙与庸碌下困顿的心灵,带出一分慰藉的意境,这是我们需要的山水之慰藉。

  我欣喜地看到,何昌林笔下的山水,是有意境的,是可以给人慰藉的。

  

  ——顾辉


美术报 画家 00022 写生山水·何昌林 2010-03-20 nw.D1000FFN_20100320_6-00022 2 2010年03月2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