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9版:鉴藏

从董源到李可染

——笔墨“点苔法”之启示录 ■万海宾

  董源(?——约公元962年)中国五代南唐画家。一作董元,字叔达,江西钟陵(今江西进贤)人,自称“江南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南唐中主(公元934年~公元960年)时期。事南唐主李璟时任北苑副使,故又称“董北苑”,南唐亡后入宋,被看作是南派山水画的开山大师。画史上把董源、范宽、李成称为北宋初年的三大家。

  董源对山水画的发展贡献是巨大的。中国山水画历经隋唐五代的发展,虽说是已趋完备,但在“笔墨”技法的整合上还远远不够,例如“荆浩关仝”,他们笔法和墨法的结合还不够协调,山石物象的表现技法显得单调而板滞,正是董源妙参物理,顿悟笔墨精神,凭点缀以成形者,旋即生成“点苔法”画法,这便是笔法和墨法的高度融合。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八谈到这种效果: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董源通过圆深凝重或轻灵方竣的点子错落排列叠加,连点成线,以点代皴积点成片、平、圆、留、重、变(诸笔法)辅以泼、破、积、渍、浓、湿(诸笔法)表现山体、树木的形象和烟的灵气,当此种表现技法由塑形题材方面上升到笔墨性情上时,董源的意义就愈发凸显出来了:至其自出胸臆,写山水江湖,风雨溪谷,风峦晦明,林霏烟云,与夫千岩万壑,重汀绝岸,使览者得,真若寓目于其处也。而董源也正是把握住“点苔法”的纯熟技巧和笔墨的变幻,大大丰富了山水画的表现能力,高度提炼笔墨的概括能力,确实是山水画史上一次重要变革。

  在具体用笔上,董源改变了展子虔、李思训、荆浩、关仝等人谨严之风,他用笔以柔润的、积点成线的由下而上逆入的披麻皴为山体,以灵变、凝重、棉里裹针般的“点苔法”为远树。自其弟子巨然之后继者如流、绵延不断,成为文人山水画派倡导笔墨正宗的主流(董其昌执此观点)。特别是紧随其后对水墨山水画有突出贡献的米芾父子。

  “米点法”直承董源,加之二米父子又都精研书法,直接将简易、放旷书法之笔意、笔性贯注到“点苔法”的种种墨法之中,使得水墨山水画的笔墨表现技法提高到空前的高度,大大促进了文人山水画发展的进程。二米父子创造的“米点山水”,正是云山满卷,全用墨色为上,稍加重墨点远作为点睛,一派混蒙景象。米芾亦是第一个推崇董源在文人画史上的地位:“董源平淡天真多,唐无此品,在毕宏上。”

  二米之后,清人龚贤也是直承董源,参以二米,形成了“点子皴”加积墨法,山水画浑朴中见秀逸。他长于用墨,尤喜用老辣朴拙的笔触,秃笔与尖笔并用。他首创点子积染法,多至十几层,黑色极为浓重,但仍有深浅、浓淡、明暗、秀润等细微变化,山石,树木往往浑然一体,仅在阳面或轮廓边缘上留些许多光和坚实的轮廓,效果强烈,具有浑厚苍秀、沉郁的独特风格,他尤善用黑白对比的技法,前者浓密苍茫,后者简淡雅洁。

  应龚贤的承上启下,当代大师李可染应运而生,他以鲜明的时代精神和艺术个性,促进了民族传统绘画的嬗变升华。李可染先生认识到“笔墨”的地位被文人推到了极为崇高的位置,他对笔情墨韵有着天才般的敏悟力,他对董源、米芾、龚贤、黄宾虹这些墨法大师做过相当精深的研究。到晚年,他将“点苔法”、“米点”、“积墨法”整合化一,形成自己独特的“金错刀”笔法与明暗积墨法。尤以“金错刀”笔法形成更为独特,他是将董源之“点苔法”与“米点”完美结合同渗透以书法之“颤笔、飞白、锥划沙、屋漏痕”之笔意连点成线、积线成面、画面通篇笔性给人以“沉稳坚定、凝重宽博、雄健大度”之感,更难能可贵的是,李可染大师一改董、米、龚三家用“点子”来表现江南山水题材之局限性,进而拓宽了绘画题材,积极表现北方之山水,而且依然精彩。

  从董源到当代的李可染,这一条明晰的笔墨线索,让我们真正认识到,文人山水画的发展是以董源的审美思想为核心的创新史,他的笔墨融合、技进手道的艺术精神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开创了中国文人画的绪端,虽历经千年,其艺术思想长久不衰。


美术报 鉴藏 00029 从董源到李可染 2010-03-20 nw.D1000FFN_20100320_2-00029 2 2010年03月2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