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6版:画家

文章导航

君子风骨

——徐三见先生其人其艺

  君子风骨——徐三见先生其人其艺

  ■张捷

  徐三见,浙江临海人,出生于1952年3月,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画室称默墨斋,擅国画花鸟,作品追求诗书画合一,传统功力深厚,是典型的文人画家,大型画册《默墨斋丹翰》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现为文博研究员、临海市博物馆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台州市美术家协会顾问、临海市文联副主席、临海市美术家协会会长、台州市政协委员。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作诗“功夫在诗外”,绘画亦然。如果没有平时学识修养的积淀和笔墨技巧的锤炼,绘画创作是不可能臻于佳境的。徐三见先生对传统有着精深的研究,美术学院扎实的基础训练,文博系统丰富的学术滋养,全面造就了他在书画领域的实力和才情,但他在认知传统的同时,并未囿于传统,而是博采众长,借古开今。我们可以从他平淡朴实的画面里,感受到大自然勃勃的生机,也能体悟其背后所隐匿的人格魅力和艺术心境。

  与大多数画家不同,三见先生的画并不追求时尚,他知道文脉相承的重要性,但又不缺乏铮铮的个性。大自然的繁花异草、水光山色,在其笔下都凸显得那么有情有致。痛快利落的用笔,清淡古雅的设色,以及空灵奇绝的构图,都赋予了物象一种真切的人文关怀。尤其是他的大写意花鸟画,使人得以感受挥洒胸中逸气的瞬间,又为其画幅所弥漫着的气骨和修为所折服。三见先生的作品有浓郁的意象之美。“意象”旨在通过精炼隽永的笔墨意趣,表达艺术家的主观意念,抒发个性,寄托襟怀。而意象妙用是建立在画家对自然景物真实而又概括地观察和把握之后,才得以因景生意,因意立法,而赋于灵活多变的笔墨表现语言。这种“独得于象外”而超乎自然的以意命笔,借笔达意的表现手法是写意画中最为重要的人文取向。自然界的繁杂景象已被去掉枝叶,只剩下那些已让心象迹化了最为本质的东西。古人说:“画乃心印。”只有物为心用,才能情景交融,我们从三见先生简约明净的画风中可以明白“得于心而应于手”的道理,他让人类的情感符号有了真实的创造依据,在他孤姿绝状的造型中,可以体会“触毫而出,气交冲漠,与神为徒”的精神品格,当然这种心物契合要靠具体的笔墨来支撑的,三见先生非常注重有机的笔墨情结,例如笔墨之间的关联、应接、对照、互动、承合等等。这些整体中的局部关系通过笔线和墨色的组合运用,笔承墨接,平铺直入,随机生发出粗细、长短、浓淡、疏密、枯湿等穿插和变化,营造了其作品的形式语言和节奏韵律。徐三见先生率真的心随笔运中,我领悟到“落墨写心”并非单纯的直白言说,在这里,自然界的平凡物象已被取舍、加工、提炼和升华,转换成为画家笔下诗化了的独立的精神空间。

  君子依文质而烂漫,凭和雅而宽博。三见先生的作品是中国画传统中典型的文人画,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一位诗、书、画、印全能的谦谦君子。“书不能善,画何以绝。”他炉火纯青的书法直接影响到他的绘画创作。中国画重在内美,线条的形质是其中重要的因素,要做到万毫齐力、笔无虚发、运腕自如,定须要有长期的画学修养。若弃书而涂,往往画面出现笔力困顿、气骨全无,故书画是情理不混,起承转合、圆匀而顺畅,顿挫拥让、对应而得体,其心性相通,我认为画以书进,是不敢一日怠慢的,只有以书入画,才能骨法兼力而形神皆得。三见先生的作品之所以文采照人,很大的原因是缘于他纯正的书法笔线功底,故法度不乱,从容生发,真本俱在。


美术报 画家 00026 君子风骨 2010-04-10 nw.D1000FFN_20100410_3-00026 2 2010年04月1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