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视点

个案研究与公立艺术机构的有效借展

——记上海美术馆“陈逸飞艺术展”

  记得有一年的广州三年展上,面对观众们对展览的津津有味,不少媒体朋友都表现出了乏善可陈的态度。原因很简单,双年展上的很多作品都曾经是记者们在不同的地方看到过的,几无新鲜感可言。不过,同行一位记者讲的一句话却深深印在了我的心里:不是展览不好,而是职业的原因让大家展览看得太多了。看过了太多展览,因而对展览的要求似乎也就高了。

  比较很多展览,我也时常在思索:怎样的一次展览质量才算高?是作品?还是参展艺术家的档次?恐怕决定一次展览质量高低的,关键还在于策展的思路。如何通过一个好的主题,一个好的点子,将作品串联起来,让观众在观看作品的同时,还能不断回味与主题的呼应,以及由此引发出的对文化、对社会问题的感悟,这才是展览质量的决定因素。

  上周末,因为日本画家宫岛永太良在上海美术馆办展览,我出差上海。(详见本报第5版)与上海美术馆党政办副主任顾建军的聊天中被告知,陈逸飞在上海美术馆的大展就要展出了。记得去年年底,对上海美术馆馆长李磊的一次采访中,他就曾告知我,赵无极、陈逸飞的展览都是上海美术馆2010年准备策划的几个“个案”展之一,也是上海美术馆今年试图尝试的策展思路。

  美术界事关艺术家个人的展览,不在少数。并且,日常我们在美术馆内所能见到的大多数展览,都是以此类为主。由此也不难想到,面对如此纷繁芜杂的众多个展,如何将艺术家的个人展示做出“个案”的意义,就必须要下足功夫,动足脑筋。

  个案研究的意义也在于,美术展览、事件的起始,往往是由艺术家个体所引发产生的。在美术史绵延向前发展的过程中,最为基础的部分,也是最为本质的一环,就是针对艺术家个体所开展的“个案”研究。“个案”研究是支撑整个美术史的基石,也是本位问题,深入且真实地针对艺术家个体,进行行之有效的“个案”研究,将影响到美术事件的接受广度与价值深度。

  近期,“中央美术学院素描60年”大展正在全国巡展,这项展览在策展思路上就带给我们很多可以思考的“点子”。展览第一部分以历年教员和学生有代表性的作品及主张为材料,对中央美院60年素描教学历史进行梳理,从徐悲鸿时代到苏联方法引入,历次的调整变化,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各阶段素描学科进展过程的真实原貌。第二部分展示了中央美院60年来部分创作以素描为主线的背景材料,揭示作品形成的思路历程。该项展览中同样引入了对“个案”问题的研究,第三部分就是以油画家苏高礼、雕塑家钱绍武、中年油画家刘小东作为个体进行的个案研究。同时,这一部分很好地诠释了前面的两个部分。以三位艺术家的线性经历来考察素描作为一种养料,在伴随艺术家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考察素描与艺术家个体之间的关系。通过“比照”、“类比”、“对比”等角度不同的深度剖析,观众在观看展览时,不仅有一个相对明确的观看思路,同时,游走在展厅内、观看完展览后,可以回味的东西有很多。一项展览,除却了展厅内“现场”的意义外,同时还具备了后期的品读性。

  我认为,陈逸飞的个案具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他是中国现实主义油画创作的代表人物之一,由他以及与他同时代的艺术家创作的一批经典现实主义油画作品,已然是新中国美术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陈逸飞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发展了现实主义油画的创作,进而扩展至浪漫现实主义,他的创作一方面符合了时代要求与对主旋律的歌颂;另一方面,他的作品又不是一味的迎合,其中加入了个人思考与艺术美感,通过艺术,通过创作,反映了一名当代艺术家对当代社会文化发展的深层次思考。

  其二,陈逸飞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艺术家走出国门的代表人物之一。海外的生活,在陈逸飞以及同时期的中国艺术家身上都留下了明显的烙印。最为典型的特征莫过于通过接触国外较为成熟的艺术市场,明确自身的艺术价值与定位。我们暂且可以不去定义其间的是非,但他们了解并运用国外成熟的运作方式与宣传手段,较早地融入并推动了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

  面对陈逸飞这样一位颇具上海本土特色,又有多元化特征的艺术家,展出作品既不落俗套,又能显示艺术家其内在精神气质,也成为上海美术馆所面临的新思考。

  尽管得到了家属的支持,但面对陈逸飞作品散落各地的现状,以及在召回借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私人收藏与公家展览的矛盾、作品保管、运输、信誉等方面条款的无参照性与无约束条款,确实给上海美术馆试图全方位展示陈逸飞艺术成就的初衷,带来了很多困难。而面对经济全球化与艺术市场全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在公立艺术机构的有效借展与私人藏家的愉悦借展间获取平衡,将成为艺术市场化时代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美术报 视点 00002 个案研究与公立艺术机构的有效借展 2010-04-10 nw.D1000FFN_20100410_3-00002 2 2010年04月1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