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视点

一家美术出版社的求索之路

□本报记者 王凯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以下简称“浙江人美”)成立30周年庆典近日在杭州萧山拉开帷幕。活动期间,几乎每位当场嘉宾手上都捧着一本名为《美的延伸——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三十年》的画册。这是一本承载着“浙江人美”30年风雨历程的画册,记录了“浙江人美”自1980年以来发展中的点点滴滴。该书图文并茂,分为“1980—1990”、“1990—2000”、“2000—2010”三个大章。内容一方面包含了30年间“浙江人美”在发展过程中作为档案保留下来的图片资料,另一方面则是编辑同志在工作过程中的文字回忆与记录。

  就一家出版社而言,少走一些弯路已属不易,对于“浙江人美”而言,30年始终坚持不走弯路而走正路,更是难能可贵。回顾“浙江人美”30年间走过的心路历程可以发现,其不仅仅是“一家之言”,实际上这也代表了改革开放以来整个中国美术出版业界。

  作为一家新兴的出版社,在诞生之初如何确立自身的发展思路,显得尤为重要。发展伊始,“浙江人美”在立足于浙江深厚的文化艺术积淀基础上,勇敢地走出浙江,着眼于全国范围寻求发展契机。在第一个10年中,通过唱响“四部曲”,即年画挂历翻身仗、推出《世界文学名著连环画》、《路》的成功、《中国美术馆藏品选集》的轰动,完成了建社创业、站稳脚跟的“第一跳”。其后,《孙子兵法连环画》、《中国美术五十年》、《中国绘画全集》、《黄宾虹全集》等系列精品图书的出版发行,让“浙江人美”在第二个10年、第三个10年中,完成了打造个性化品牌的“第二跳”、“第三跳”。

  特别是在近十年间,美术事业的发展更为迅猛,大美术的氛围带动了美术相关机构的发展,但同时也使得彼此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在这样的形势下,“浙江人美”精心打造了美术图书精品、美术教材、美术期刊“三大板块”,这也成为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三大法宝”。此后,“调整结构、拓展门类、做强品牌”的方针日渐清晰。近10年“浙江人美”陆续推出了《西方名家作品高度系列》、《中央美院学生作品系列》、《中国美院学生作品系列》等一批能够引领市场的美术技法类拳头产品,深受读者欢迎。三大板块决胜市场,让“浙江人美”尝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的甜头。最近10年,“浙江人美”与文物出版社合作出版了30卷本《中国绘画全集》,出版了《中国民间美术全集》(玩具),两部画集均荣获国家图书奖荣誉奖;2006年推出了与山东美术出版社合作的10卷本《黄宾虹全集》,荣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2008年又推出了6卷本《陆俨少全集》,6卷本《潘天寿全集》已经启动,美术全集的出版积累,完善了全集类精品群的出版体系。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浙江人美”近年来在转变观念、尝试机制创新上,也迈出了实质性步伐。随着转企改制的完成,出版社尝试了以资本、资源、产品为纽带的项目工作室制度。在积极应对美术教材实施循环使用方面,“浙江人美”同样有新作为,一方面组织人力,深入到浙江省26所基层中小学搞调研;另一方面,积极布局新的美术教材出版结构,成功地与中央美院签署了5年的项目合作框架协议,为抢占全国高等院校美术教育图书的制高点构建了一个较好的平台。此外,还成功地与教育部合作,开发了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一项填补国家教材编写空白的《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教师教育专业教材》。

  “路漫漫兮其修远”,在历史的长河中,30年如白驹过隙;对于一家出版社而言,30年写满了开创的艰辛、成长的曲折,还有成功的喜悦。

  纵观“浙江人美”30年间的发展变化,首先值得学习的是那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其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敏锐地把握市场需要,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行之有效的尝试,这种“上下求索”的精神与经验,值得吸取。也正是这些,使得“浙江人美”创造出一个个新的辉煌,让“浙江人美”的个性化品牌更具魅力。


美术报 视点 00003 一家美术出版社的求索之路 2010-06-26 nw.D1000FFN_20100626_5-00003 2 2010年06月2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