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美育

■画面的色彩结构■色彩布局的法则■色彩组织的手段

绘画的形式语言

  第六节 画面的色彩结构(上)

  色彩结构是指画面色彩与色彩的组合关系,色彩的比率、位置、面积、色彩的明度、纯度、冷暖关系;色彩的对比与谐调关系;色彩的均衡与变化关系等等。

  

  色彩布局的法则

  色彩布局的基本法则要遵循“丰富与统一、对比与谐调”原则。对比,产生色彩的差异,形成色彩的变化,是造成色彩丰富多彩的手段。谐调,要求色彩与画面色调和谐,统一,多样变化的色彩必须服从于整体色调之中,各种色彩相互搭配不应有明显的冲突,否则眼花缭乱。因此,对比色之间求调和,调和色之间求变化,这是解读色彩关系的一把钥匙。

  色彩对比的方法,归纳起来可分6种:

  1.色相对比,这种对比就是两种纯色在强度上的充分对比。同种纯色等量并列,色彩相得益彰,更为强烈。在写实性的作品中常常利用物像本身的固有色形成色相对比。 

  2.明度对比,如果画面上出现色彩灰而沉闷,可以在明度上找原因,进行加强或减弱,使颜色的明暗度距离拉开,效果就会好起来。

  3.纯度对比,是同一种饱和色彩与不饱和色彩的对比,可以产生出一种非常有效的和谐对比的类型。在这种对比关系下纯色显得更纯,复色显得更灰。

  4.冷暖对比,冷暖色并列,暖的更暖,冷的更冷。色彩的冷暖对比是最普遍的一种对比,其他种种色彩对比都可说是冷暖对比的特殊形式。

  5.补色对比,三原色中二色混和成的间色和另一原色的对比关系是互为补色的关系。所谓补色,是指人的视神经看到一块色彩后产生对其相反色彩的一种需求。比如看完红色的一块布告后,闭住眼睛,脑中会呈现出一片绿色,绿色就是红色的补充色。这是人的下意识本能,需要有绿色补充,正如我们吃完咸的食品后需甜的水果来调节一样,这种现象称之为残相。因此,在整幅画面色彩的布局中必须考虑到色调与补色关系的平衡,才能达到画面的舒适感。

  由此我们知道,要想达到某一色的强烈效果时,莫过于在这种色彩周围用上它的补色,如要突出蓝色,周围就要用橙色,要突出黄色周围就要用紫色……可以说补色对比是一种最强烈的冷暖对比,其色彩效果是极其跳跃、鲜明的。实际上每种色彩都有一种将它的邻近色向它的补色或相对色的方向牵引的力量。如以一块黑白调成的中性颜色放在朱红色上面,此颜色会带蓝味,同样这块色块放在群青色上则会带红味,这实际上是补色规律在起作用。补色关系是解读色彩学的重要钥匙,我们必须重视。

  6.面积的对比,色彩对比还涉及面积。如同样面积的黄色与紫色,则黄色要强三倍。在一般情况下,大面积的色彩统领全局。

  当然,色彩除了对比更需要和谐,因为视觉需要色彩的赏心悦目,调和是基础。要达到整幅作品的统一调和,归纳起来有5种处理办法: 

  1.主色调调和。以确定画面主导地位的色彩作为基础,让其他色彩处于次要、陪衬的地位,以保持画面色彩的协调,主调的“统治”,而使画面十分和谐。

  2.同性色或邻近色调和。以各种色性相同或相邻近的色组成统一的色彩基调。同类色,类似色及小间隔色之间都具有相对谐和性。如枯黄、铬黄、土黄、柠檬黄、土红组成黄调子。

  3.中性色调和,用金、银,黑、白、灰这五种中性色调和画面色彩。这在年画中运用较多,往往强烈的对比色通过中性色而取得调和。正因为是中性色,所以有无可非议的调和性。所以有人夸张说,金、银、黑、白、灰是“万能色”。 

  4.光源色调和,使各种物体处于同一光源下,如早晨、傍晚的阳光、灯光、火光、月光等,即使是色彩强烈对比的物体,由于光源色的影响,也会变得很调和。

  5.面积调和,大面积的色块,比较容易形成“量”的优势,产生“统领”地位,使小面积的色彩都“归顺”于这一块大色块。

  此外,适当降低色彩纯度,也可以取得谐调的效果。这种色彩调和的理念近年来已运用到城市色彩的规划上。

  

  确定画面的色调

  色调,是一幅画中色彩的总体倾向和效果,是多样色彩配置取得和谐的重要因素。正如音乐一般,无调不成曲,没有明确的色调,画面必定混乱。各种不同的色调,让观者感受到庄重、活泼、生机、热烈、平静等各种感情的传递,这与大自然色彩给人的心理感受是一致的。如金色的秋天给人以欢乐的情绪,阴冷的冬天给人以灰蒙的感受,阳光给人以振奋的信心,月夜给人以恬静的温馨……因此我们必须根据表现主题和内容的需要对要表达的色调进行选择。


美术报 美育 00011 绘画的形式语言 2011-02-26 nw.D1000FFN_20110226_8-00011 2 2011年02月2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