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40版:画家

文章导航

   数字成像技术开辟了一片新天地——电脑画的制作与创作,包括为广告做的照片加工改制,利用2010年5月新推出的ipad等新数码产品创作的绘画作品。无疑后一种是货真价实的艺术创作,应该在艺术园地里占有一席之地。然而这个新物件到底归属于哪个画种呢?还是另立一个新画种?业者一时还来不及思考,国展也没有先例可循。用ipad作画,既可以画出像油画那样的画,也可以画出像国画、版画、水彩、插图、装饰画甚至像书法那样的作品来。2010年11月起,我首先试验用ipad画出各种风格的绘画作品160余张,不料得到大众的欢迎和喜爱,点播率达到24万人次之多,又经80多个视频网站和报纸的报道,观众已超过百万。这比平时100个版画展的观众还多,一时令我迷惑不解,我想这或许就是信息时代所带来的影响。

    看来,美术界也必须适应这个时代了。首先是正名。经历了两个多月的思索,我最后在博客里写上“数字版画”四个字,算是我个人的命名。我的根据是:1.艺术家用ipad创作的美术作品,除作为网络艺术之外,要变成为实体作品,就必须打印成有限印刷品,按国际标准标明印刷编码,完成签名式后公开发表,并自动取得网络著作权之外的实体的版画著作权。这是国内外版画展的基本要求,所以ipad画作符合国际版画规范的基本特征。2.版画史证明,版画画种是随着印刷术的进步而同步增加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唐初的古老的木版印刷带来了木刻版画,欧洲铜板和石版印刷技术先后带来了铜版画和石版画,美国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照相丝网印刷的普及,带来了丝网版画,新版种造就了像安迪·霍尔这样的波普艺术大师,名望甚至超过了当时著名的油画家。另外,二十世纪末,连普通胶版印刷也将版画推上了“ps版画”的时代。那么数字印刷时代呢?毫无疑问,自然是“数字版画”了。3.事实上国内外举办的国际版画展也早有先例,如在深圳举行的国际版画展上得奖的日本野田哲也,就是用电子点式打字机将照片复制后印刷出来的,他的作品在二十世纪末获得了很多国际版画奖,是位名家。我曾在专业杂志《劲草》上介绍过他的新技法。后起的数字版画家还有更多,至今已有约80%的国际版画展接受数字作品,数字版画比例日益增高。有一些国家如波兰的克拉科夫、加拿大、马其顿等举行以数字版画为主体的国际版画展,带动了新潮流。 4. 那些类似油画、国画的、水彩的……种种风格打印之后就都可以称作“版画”吗?版画还有没有一个风格界限?我认为一般说是可以叫做版画的,当代版画已经突破了单一风格的局限。原来欧洲一般将版画泛称graphic,除了普通版画之外,还包括素描、速写、水彩、插图等所有“轻绘画”,这倒和数字版画的多样风格碰巧一致了。社会在快速发展,观念也要改变。我认为数字版画应该属于轻绘画的“综合风格”,和电子制版的丝网版、ps版画一样,不再有传统的木、铜、石版的某种单一原始技术和随之而来的简单风格的局限。而画家个人则可以在这里自由地创造自己的个人风格,天地更为广阔。 以上我从版画规范、历史、现实和风格四方面来说明ipad画作属于版画的道理。愿与美术界版画界共同探讨。

    当下的时代正是一个“后现代”之后的大综合、大重组的大众文化时代,版画也将进入更廉价普及的大众化时代,国外的经验证明,家庭、宾馆、公共场所更适合版画的普及,也将给版画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正在为艺术的制作与普及带来许多新的启示。我认为,一时认识无论会怎样不同,最后,艺术和科技的结合是不可避免的,历史的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高科技在各项生产包括文化产业活动中(例如影视、出版、音乐、建筑、设计等),减轻大量体力劳动,提高智力创造水平,高倍地增加效益。在版画界也将是如此。版画家(还有雕塑家),他们的艺术自由相对较少,要承担大量非智力劳动,而不是集中精力于智力和创造力的发挥。从事艺术,目的在得到自由,身体和精神的双重自由;智力、观念和创造力发挥的自由。 我个人感到十分欣喜,赶上了信息时代的末班车,从此可以更专注地发挥智力和创造力,为艺术探索做更多的尝试。


美术报 画家 00040 2011-05-14 美术报2011-05-1400011 2 2011年05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