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86版:设计

M.J.的“手艺”

■连冕(中国美术学院)

  不错,标题的字母缩写代表着Michael Jackson。我非“职业”fans,但也颇有兴趣在纸面上讨论一下MJ效应。当然,先须讲明,我尊重演艺人员,甚至曾经和朋辈及学生提过,我们现在所服务的这个领域之所以萎靡不前,恐怕正是少了表演行当那种优秀的、带有修炼精神的与自己较劲儿的执着——按中国的老理儿说,就是不耍滑、不偷懒,就是“台下十年功”地苦练。当然,还有一点,就是要“自个儿成全自个儿”。

  我对Michael的进一步了解,得自于2年前他去世后在朋友撺掇下看了那部演唱会彩排纪录片《That is it》。同行中有带着小女儿的伉俪,以及他们的同学、一对天津美院毕业的画家夫妻,还有位自由艺术家F君。除了我这食古不化的主儿,脑子随着节拍飞速地联想着看似完全不着调的问题外,余下6人,包括上述那位可爱的小女生,都异常投入地在局促但号称高档的影院座椅上左右摇摆。

  我到底在想什么?说来可能会被不少忠实流行乐迷苛责,我琢磨着Michael所代表的那些源自西方现代黑人社会,以及白人市井流民、劳工阶层的种种与当时上层主流格格不入的“亚文化”,是如何最终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风潮,继而影响到我们这个矜持、保守的东方国度。影片中,幼小的Michael和兄弟姐妹们,在美国早年的录音棚里毫无章法且天真地抱着吉他又唱又蹦,让我立刻关联向了文献中读到的,也是说书先生们嘴中常讲的“打把势”的与卖艺人。

  我绝无任何贬低之想,只是思忖着,旧日里南戏、北杂剧,后来的昆腔、京剧、越剧小歌班,再到梆子戏、莲花落等等,那些盛极一时的俗俚曲艺,不也都曾万流同奔、千芳争艳地为先祖们或美好、或酸辛的日常培养、创造过无数声誉卓著、赏心悦目的“角儿”吗?或许是我可笑地大发思古之幽情,但细细品来,我们今天的保护文化遗产,其核心目标不也正是希望突破自娱自乐和小圈子文化,而令同样璀璨的奇葩真正地风靡寰宇?

  这些不成系统的观点,前前后后萦绕了很久:如果允许我把Michael比作“卖艺人”,那么,我们自己的艺人为何就那样地不可比较,进而那样地“不成功”?专栏中也曾谈过“明星制”的影响和副作用,个人当然不是僵化地持反对意见,我倒坚持认为,设计是协助民众寻找、搭建舞台的最好助手和工具。而所谓“明星”,即是指每一位学会创造,并拥有属于自己的、可能并不特别光鲜的“舞台”的人。只是,若多年来,我们在练达的世故中逐步甩脱消极因素而伫立起来的“人民舞台”、“胜利剧院”,到今天似乎又有了某种倒退的迹象。

  我说Michael的“手艺”,正在于感慨那样一个从并不“上流”的出身中成长起的孩子,最终凭着自己和周遭人群的容让、协助、锤炼和淬火式的实践努力,将原来并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艺术形式,发展成跨时代的集体人群的标杆和象征。这尽管已经超出了简单的双手的范畴,涉及肢体与思想、表现与传播,但本质上,那一切还是得从双手,以及对“双手”的自由解放和尊重开始。

  由此,我联想起去年在烟台参加国内的民间美术组织年会,3天时间里最令人难以释怀的,竟是一位根本没有任何美术基础的乡村大嫂,坐在会场角落虔诚而专注地,一遍遍用碳笔勾描着即便是从现代学术眼光看都算得上“土气”的年画稿。已经少有人能够欣赏那里面的“美”了,不过,我总觉得,若反过来让民间艺人看看Michael的演出,看看那些奇形怪状的服饰,他们或许未必就看不懂——一如当年张仃先生“出其不意”地送出一幅年画大公鸡给了“深谙此道”的“现代宗师”毕加索。

  古拙而传统的“手艺”与眼下流光溢彩的“明星”之间说起来充满矛盾,可又并不一定矛盾。所谓“矛盾的”,是即便在同样的艺术类型中,其表现形式、处置手段均各有千秋,不同受众人群的感受也各有差别,有些甚至十分极端。但不矛盾的地方恰恰又在于,创造那些令人称绝的作品的双手和心灵,终归相通和相似。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兄弟,可以跳上一段同样精彩、兴奋的“街舞”,形式在变,人却不变。这,也正是他们在如此时代,壮健且自我地成全。而我们这群旁观者所能给予的,实在又太少太少。


美术报 设计 00086 M.J.的“手艺” 2011-07-23 美术报2011-07-2300011 2 2011年07月2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