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视点

与名家面对面
——美术报名家工作室面试进行时
■本报记者 黄俊娴/文 程瑞鑫/摄

与名家面对面

——美术报名家工作室面试进行时

■本报记者 黄俊娴/文 程瑞鑫/摄

  美术报名家工作室自6月9日推出以来,应者云集。招生工作在酷暑中持续升温。名家的感召力和美术报的社会影响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大批的艺术爱好者。截至7月20日,报名学员已突破百位,招生工作圆满落幕。这一路,感动了美术报的全体同仁。

  报名学员中很大一部分人在艺术上已经卓有成就,有的是中国美协会员,或是中国书协会员,在很多高规格的展览上屡获殊荣,他们为了更高的艺术梦想来到名家工作室,问道名师。报名者中也有长期坚守在美术教育岗位上的教师,有多年来坚持不懈地耕耘在艺术之路上且结出硕果的艺术家,甚至有双耳失聪,却凭一股艺术热情办起了自己工作室的艺术家。记者一次又一次地被学员们真切的求学、求艺之心感动。

  为求高质量学员,美术报名家工作室招生在初选淘汰部分之后,特设“公开面试”环节。7月20日,经过集体初评,部分学员未能进入面试阶段。当时,一位来自浙江台州的女士,一心想报陈振濂老师的班,听到落选的消息,30多岁的人,哭得像个孩子一样;其中,还有一位身残志坚的艺术爱好者,他没有双掌,但对艺术的求索之心非常坚决。他先到高尔夫艺墅,后找到中国美院,又辗转找到美术报,一心想拜入何水法老师门下。他们的向学之心,令人动容,但是基于对学员的负责,基于对整个美术报名家工作室项目的起点要求,工作室工作小组只能婉言拒绝,建议他们有一定基础后再来。

  其中,80位入围学员,进入公开面试环节。这一次面试,为导师和学员提供了双向交流的机会。面试中还决定一部分学员被淘汰,因此,学员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们早早背起行囊,从全国各地赶赴杭州。两位河南洛阳的学员怕路途遥远而耽搁面试,两天前就已驻扎在美术报社附近,随时听令待发。

  7月21日下午,名家工作室导师陈振濂、何水法、范扬,与到场的学员一一认识,他们的名家风范让面试现场每一位学员都感受到了公平、公正而又轻松、随和的气息。这一次,名家以回馈社会的姿态,以公益的方式,受聘名家工作室,其意就在培养未来精神上的贵族、艺术上的理想主义者,同时有健全的人格、健全的艺品,在美术界起引领作用的前行者。所以“人品、艺德”是3位名家对学员的基本要求。

  第一位面试的学员是何水法老师的“铁杆”学员章月中。来自浙江新昌的章月中追随何老师已经30年了。上个月,章月中刚从湖北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何老师回忆道:“章月中应该是1981年就到我这里学习了,有整整30年了。”“这一次为期两年的学习,你首先要做的是给自己设定新的目标。希望你通过这两年的学习,在原有基础上能够更有自己的东西。”何老师对他寄予了厚望。

  来自北京的王春天自报家门,称自己是范扬老师忠实的追随者。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王春天和章月中,11年前,两人都曾在中国美院南山校区进修学习过,这一次他们重聚首感慨万千。范扬老师也说:“我太熟悉王春天了,他刚从我在国家画院的班上毕业,画得很好。”

  陈振濂工作室的学员一一做完自我介绍后,陈老师笑言:“有一点,大家可以对我有信心,我是当老师出身的。在了解同学的想法,理解同学的心情等方面,我肯定是高手。”陈老师让每个学员在还未录取之前都对自己有个定位,“如果仅仅是为了兴趣,仅仅是为了提高技法,我觉得对于你们所付出的时间、精力来说,性价比太低。你也完全没有必要接受我的教学的折磨。换言之,我会‘折腾你’,当然在我‘折腾你’的时候我会给你设定目标,如果你自己能咬着牙走过去,我会在背后用鞭子抽着你走,等到两年以后,你会发现这一圈走得很辛苦,但是有价值的。对我来说,如果我要有两年时间的奉献,我们要的是书法的薪火相传,还有对这个时代的书法要有贡献。这个时代的书法应该怎么往前走,要通过我们试验出一种模式。你跟着我走,你身上就要肩负这样的使命。” 听了陈老师“五雷轰顶”式的开场白,一位河南洛阳的学员情绪高昂地说道:“我们就是寻找真理来的,就是为了‘投奔革命’来的!”

  面试环节结束后,导师将遴选出60位优秀学员进入名家工作室。以名家教学为中心——贴身教学、集中短训、社会互动,在学院式的精英化教育与大众艺术普及之间,探索更加适合传统书画“师资传授”的切实模式。

  美术报名家工作室将发挥媒体的力量,调动美术界各方资源,为学员打造一个科学系统的学习方案与课程设置。并在工作室开班期间全程跟踪,报道学员学习过程中的耕耘与收获,以及与名家交往的点滴与创作成果。创作成果突出的优秀学员结业时,经各工作室导师认可,通过遴选将正式拜师成为名家入室弟子。(上图均为面试现场)

  陈振濂:“在座各位有的千里迢迢、有的万里迢迢,来到杭州,参加这样一个学习。在这两年的时间里,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为中国的传统艺术书法和中国画,努力拼搏。在今天面试以前,我有个更大的感慨:首先,你们现在需要的不是简单的决心,更需要有毅力和意志,需要韧劲。两年多的时间,你会遇到很多困难,学习上的迷茫,彷徨,甚至面对比较高的专业要求,会有抵触。如何克服自身的弱点,努力地往上走,我觉得需要更多的决心和意志力。第二,大家花了这么大的代价,花了这么多精力,这么多时间来这里学习,需要立定一个志向。我记得我刚刚到美院读研究生的时候,当时沙孟海先生对我们讲的一句话:你想立什么样的志向决定了你后面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志向非常重要。”

  何水法:“尽管我们都很忙,但我会尽责尽力,力所能及。学书法、学画画是一个很艰苦的工作。以前,我的老师陆抑非先生常讲,‘十年才算一期’。十年过去后再有下一个十年,两年过得很快,所以我们大家心里都应该有本‘账’,一本规划自己艺术探索之路的账。外地来的朋友,能够暂时放下家庭到这里来学画,首先需要的是决心。同时,你们要相信在这样的特殊氛围里,会突飞猛进。所以要珍惜这个作画的氛围,珍惜大家在一起的日子。最重要的一点是:我,陈振濂,范扬都会给你指上一条光明大道。为什么我要强调这一点,我们现在一定要讲民族文化,我们的传统优秀文化包括中国画、书法,一直强调继承发展。恒心,拼搏,沿着我们指的光明大道走,你会成功的。”

  范 扬:“杭州历来是一个文化重镇,尤其是南宋以后,人文荟萃。所谓‘暖风吹得游人醉’,游人醉的是艺术,是文学,这个地方打仗不一定厉害,但一定是搞文学艺术的宝地。这一次,除了跟大家一起共同学习,教学相长以外,也是要落实下来,感染感染这里的氛围。跟陈振濂、何水法先生一道切磋、学习、吸收他们一些精神的养料。两年,我们需要有一个大的学习框架,但是区别于普通大学的。实际上学习必须是有机的,每个学员的指导方式都不应该是同时同步的。总体来说,两年里第一年,偏重于对传统的研究,我会因材施教,对每个人都会随时判断,提出建议。我原来就是从师范大学出来,做了30年的教师,这一次和大家有缘相聚,我觉得更多的应该是半师半友,是教学相长的过程。”


美术报 视点 00008 与名家面对面
——美术报名家工作室面试进行时
■本报记者 黄俊娴/文 程瑞鑫/摄
2011-07-23 2076541 2 2011年07月2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