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106版:展事

蒋开发:超凡脱俗的瓷上艺术

■周继山(杭州日报高级主编)

  他曾经是一位运动员,却在当代中国画领域屡创奇迹,企业家捧着上百万元的钱等他的画;他画中国传统梅花,却在日本掀起狂澜,被誉为“梅王”,让目光挑剔的日本藏家为之如痴如狂;他是众多大家如孔仲起、卓鹤君、卢坤峰、钱大礼等的得意门生,却鼓励自己的学生要勇于质疑大师,敢于超越;他在中国传统纸上绘画造诣深厚,成果辉煌,却突然另辟蹊径转向青瓷泼墨,大获成功。

  他是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博士——画家蒋开发。在艺术大潮涌动、泥沙俱下的当下,他是一位值得赞赏的才华横溢、艺德高尚的艺术家。

  开发虽然年轻(在画家中,50岁出头属年轻之列),但他的人生经历丰富,艺术之路传奇。他6岁随父习画,10岁启蒙于西泠印社名家钱大礼先生,后拜山水画大家中国美院教授孔仲起为师。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又受教于博士生导师卓鹤君教授严格系统的教学。还在小学时期,就荣获杭州市第一届青少年书画大奖赛“一等奖”。到了大学,又荣获北京首届大学生书画展“银奖”;大学毕业后,他的作品已被人购买收藏,其第一个收藏者是大画家吴山明之妻高女士。

  但让人不能理解的是,就在他画艺天分频频展现的同时,他的专业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体育,他始终是少体校、体工队、北京体育大学田径场上的一名运动健儿。这大概是他勇于挑战、创造荣光的个性指引吧。这一直是个谜。

  1990年中国国家画院举办了蒋开发的个人画展,得到了众多新闻媒体和中央电视台的宣传和专题报道,并受到专家们的一致肯定!尤其是得到了时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董晓明先生的鼓励与赞赏。这个画展影响蒋开发走上绘画的专业艺术之路。此时,这位“业余”画家已在国内成功举办了9次个展,作品也被国内外众多藏家收藏。

  正在蒋开发崭露头角之时,又一个惊人之举让老师亲友无不为之惊诧,1993年,蒋开发决定东渡日本,到日本国立琦玉大学艺术系攻读硕士研究生。潜能因贫穷被激发,才华随逆境而喷发。在日期间,他画春花秋月的西溪风光,画徘徊春恋的河坊旧情,画祖国的名山大川,画西湖的六桥烟雨,还画人物抽象的爱意恋情,创作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并获得了20次以上的大奖和金牌。其中,《紫气东来》作品在第六届全日本水墨画艺术交流展荣获“众议院议长赏”(相当于国内全国美展金奖),赢得了日本同行的高度赞誉。

  毫不夸张地说,他在日本名气不小。他因画梅被尊为 “梅王”。他的画广受热捧,引来粉丝无数:政界、经济界、画家、藏家,备受尊崇。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士、前总理大臣桥本龙太郎和日本画大师平山郁夫、福井爽人都因画成为他的知交。日本的藏家和同行应此而专门成立了蒋开发艺术促进会。日本美术报松原清社长曾高度评价其“是开启日本当代传统水墨画的模范先锋,充分展示了水墨画诗情画意的魅力和精髓……

  我看过他的梅画:蟠曲向上的枝干布出了开阔的视野和蓬勃向上的气局,构图新颖,气势不凡,显示出作者非凡的功力和修养;朵朵梅花依枝盛开,浓淡生辉,冰清玉洁,又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了梅花古淡风清的气韵和风骨。自古以来,梅花高居“四君子”之首,自是笔墨丹青永恒的题材,作品之多可谓汗牛充栋。但能刻画到如此超凡脱俗的境界,实属当今画坛之罕见。

  他酷爱艺术,才情并茂。但他不狂妄自大,反而更显谦虚勤奋。在日本时,他曾一年中举办了13次个展,并且公开宣告每次展览85%都是新作。留居扶桑十三载,开发一共举办了60多次展览,获得广泛好评,轰动日本。

  2005年,正是开发在日本大红大紫之时,艺术之路又峰回路转,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专业博士,回国攻读专研专业理论。这是开发艺术上炉火纯青的时期。读博3年,他不仅大大提高了理论水平,更是创作了大量质量较高的作品。其中有4幅巨作(最大的长8.5米,宽2米,其余3幅也接近类似尺寸)。他的作品充满了灵气,在如此大的尺幅中没有参考,不用底稿,一气呵成。他的作品既有北派山水的厚重雄浑、高远幽深的粗旷;又有南派山水的轻柔细腻、山苍水秀的优美。荣获博士毕业创作一等奖的《西溪秋韵图》:“茅屋雾中显,瀑布石上流,轻舟水荡漾,飞鸟乘风翔”,整幅画面充盈着诗情画意。那树、那石、那水、那云,,既有王蒙,倪赞之神韵;又有自己独特创新之风采。《西溪秋韵图》传达了开发诞生于心灵感悟的自然内在的精神和哲理的思考。

  开发的画记录了他对自然界的瞬间感悟,是有感而发之作。开发作画极认真,灵感奔腾而来,作品却一丝不苟。他认为只有这样富有灵感的笔墨,才能深深地打动自己与他人。只有在身临其境和山水对话时才能孕育出那样美妙的感觉,而事后再想画是很难超越的。正因为这个原因,当他博士毕业,正当艺术蒸蒸日上之时,他几乎搁笔3年,什么也不画。当然这3年正是他思考积累之时,有了这3年,才有了后面的辉煌。

  开发对艺术追求有着永无止境的热情。往往是登上一个峰顶,艺术之路开阔平坦,前程似锦之时,他又开始选择方向,向着更崎岖、更高远的山峰攀登。就在他技艺精进、名声日噪时,他突然迷上了瓷上作画。五上景德镇,七下龙泉窑,一去就是几个月,泥里滚,烟里熏,带回来数百件白瓷与青瓷作品。

  古往今来,许多国画大家都想过用宣纸以外的介质,承载“额外”的艺术灵感,但在青瓷上绘画,却让很多艺术家望而却步。因为龙泉青瓷莹润如玉的釉色,简洁典雅的造型似乎已奠定了其美轮美奂的美学意境。

  开发有着天生的开发创造本能,再加上极强的造型能力和釉彩把握能力,他将绘画艺术糅入到瓷艺中,以瓷作纸,计青当墨,达到了瓷画合一的效果。他在瓷上泼墨,潇洒挥毫,有时纸上无法表现的意境他在瓷上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一只《海底世界》的花瓶,从下往上看,把阳光透进海水的感觉也逼真地表现了出来。而《唐人诗意》则将寒气轻风、薄雾轻纱都画出来了,而且毫不走色。

  瓷上作画,更难的是窑变的把握,不如纸上画画可作修改,而开发已成竹在胸,运用自如,恰到好处地利用这可控和不可控,使得他的每一件作品成为独一无二,不可复制,而这正是收藏家所百般追逐的稀缺性。

  《飞流直下》是一幅绝世难逢的精品,他采用俯视的手法将飞流直下的瀑布泼写在莹润典雅的瓶上,显得大气磅礴。那种气吞山河的壮观,撼人心弦。画面云蒸霞蔚,飞鸟盘旋,一派山野清气之盛景。所用山岩技法独特创新:在丰盈苍翠中彰显画道之概括,在无法之法中孕育出真实之情怀。

  《梦中之花》又是另一幅精品之作。画面立意空灵,禅意弥漫,笔墨精湛,以少胜多。衬托出器皿之优雅大气,釉色的玉光照人。构图上下呼应,左右顾盼,墨断意连,笔断情续,梦花摇香,蜂舞追恋,好一派禅淡情浓之意境。

  而《农家乐》更是一幅让人耳目一新、爱不释手的青瓷国画作品。它将瓶美之气质糅合于果物之甘美,将果物之清香馈赠于器皿之朗阔,瓶画联姻天造地设。切开的甜瓜诱人垂涎,甘香扑鼻。甜瓜圆而大,荔枝小而圆,香蕉长而嫩,形成了绝佳艺术之对比,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效果。

  开发画的瓶子,被搬到专场拍卖会上,惊艳全场,所有参拍作品被悉数拍走。最近在山东举办的青瓷国画展上,一位藏家拿出400万元欲买走他展出的50个青瓷国画作品,被他婉言谢绝。近日,这批青瓷国画作品将在绍兴博物馆展出,50余件青瓷国画作品,件件都是难得的艺术珍品。在釉色莹润、形态典雅的青瓷瓶上,装饰着山水、花鸟、蔬果、虫草,水墨和青瓷交织,淡妆浓抹、交相映辉;瓶和画融合,浑然一体,超然脱俗。

  蒋开发博士是一位兼有艺术功力和人文修养的艺术家,他善于将功力和修养巧妙结合,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在中国画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在青瓷国画发展史上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相信他一定会在自己的艺术道路上走的更远;预祝他2013年青瓷国画全国巡回展——绍兴收官之战圆满成功!


美术报 展事 00106 蒋开发:超凡脱俗的瓷上艺术 2013-12-07 3282162 2 2013年12月0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