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40版:赏析

文章导航

半个世界的希腊

观埃及亚历山大城博物馆

  埃及的法老时代中止于公元前332年,伟大的亚历山大大帝率军占领埃及,把埃及置为他马其顿王国的一个殖民地。然而,真正的法老时代却早在此多年前就已结束,从二十一王朝之后,底比斯阿蒙神庙里的祭司们篡夺了王位,埃及就开始衰微,国家分裂,最终导致了波斯人的入侵。当年,马其顿的那位无敌青年亚历山大是以解放者的身份进入埃及的,他所率的王者之师的锋芒是对准了波斯帝国。当他不战而降地取得了埃及之后,便以此为基地而率兵东征波斯。为了安定人心,他笼络埃及的高层祭司,称自己也是阿蒙神的儿子,接受了他们授予他的法老称号,并亲自到阿蒙神庙献祭,这无疑是一种和善的姿态。他在埃及逗留的4个多月中,做了一件对埃及影响最大的事,就是在北部的地中海滨建立了一座全新的城市,他亲自参加规划和设计,并以自己的名字来为它命名为亚历山大里亚,表明了他对埃及的倚重。以后,当一个庞大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形成之后,他在世界各地相继建立了70余座名为亚历山大的城市,但以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为最,那是他的纪念碑。

  亚历山大死后,他刚刚通过征服建立起来的庞大帝国立刻分裂,他的几位昔日爱将们把它分解,各领一块,最富有的埃及为托勒密所有,建立了一个由希腊人当统治者的托勒密王朝。

  托勒密王朝虽然是由希腊人建立的国家,但托勒密一世并没有采取极端的手段来对待埃及人。他一登基就宣布保留埃及的一切宗教信仰和国家制度,称自己是埃及的法老,并在神庙的墙上刻上了自己头戴埃及红白双色的王冠、手拿权杖的浮雕,以示自己是君权神授,一切所为都是假法老之名而行。托勒密虽然主张希腊化,但并非是以希腊去化埃及,而是要使希腊和埃及互融,东西方的文化互融,所以在他发行的钱币上,头像上却又戴着典型的希腊式王冠。

  亚历山大东征之后,政治和经济的重心东移,大量的希腊人也随之移居东方。在此之前,埃及就曾不断接受过来自希腊的海上移民,他们与埃及人交往通商,互相影响文化。由于只有一海之隔,对于惯于驾船的海上民族希腊人来说是很容易的事,埃及的法老优待希腊的移民,为他们提供居住地和商业区,甚至还有希腊的雇佣军。现在,他们随着托勒密以埃及主人身份来到了埃及,在随后的希腊化时期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刚刚建立不久的亚历山大里亚新城在希腊化运动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在此之前,埃及基本是一个内陆国家,它的领土北面虽是地中海,但在5000多年前这个海的北岸几乎是一片沉睡,荒寂无人,往返的只有腓尼基人紫色的孤帆,尼尔德特人的后代还处于茹毛饮血的时代。它的西面是一片绝漠黄沙,南面是蛮荒的热带丛林,东面又是死亡般的红海,埃及的国内活动都是沿着尼罗河两岸,与邻国的交往大多是通过联结亚非的西奈半岛而进行的,它与叙利亚人、赫梯人和亚述人的战争多是经由这一走廊。由于这一特定的地理环境,在3000多年里,埃及的版图和文化基本没有发生变化,与周边的民族和国家保持着相当大的距离。然而当亚历山大来到之后,一切都变了,原昔一个名叫拉克提斯的小渔村变成了一个通达世界的大城市,托勒密又移都于此,并在此建立了一个庞大的舰队,从而成为东地中海的主人。亚历山大里亚因而得到飞快的发展,成为希腊化时代最大的城市,也成了一个商业中心和文化中心。托勒密王朝使埃及恢复了活力,它的繁荣延续了两个多世纪。

  亚历山大是个极度美丽的城市,它虽然位于尼罗河三角洲,却是向西稍稍偏离河口,这样可以不受泥沙的淤积,沿岸还有一个与海岸平行的法罗斯岛,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避风港,有利于船只的停泊。当年托勒密在这个岛上建了一座被称为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灯塔,在城中建了世界上第一所大学,还有一座藏书70万卷的庞大图书馆。200多年之后,罗马人又继之而来,凯撒和安东尼在这里相继与埃及的末代艳后、女法老克娄帕特拉上演过无比壮烈煸情的活剧。托勒密的王朝从这里开始,埃及的独立也在这里戛然结束,历代的战火几乎已经把一切的遗迹烧尽,只留下一根高高的石柱矗立。

  这是一根典型的罗马柱,高约27米,直径近3米,柱身用一块红色的花岗岩独石打造而成,再拼镶以柱头和柱座。柱身光滑无槽,柱头是科林斯式,民间都称它为庞培石柱,认为罗马帝国的那位将军庞培的骨灰罐就摆放在柱顶,也有人说它就是亚历山大图书馆众多石柱中的一根。但事实并非如此,这根非凡的石柱始建于公元297年,是为了纪念罗马皇帝戴克里先而完成的。当他统治罗马时,派驻在埃及的部将叛乱,他亲率大兵来镇压。城破叛平之后,城内无粮,饿殍遍地,瘟疫流行,他调来粮食,账灾救民。后来的长官在此建了一座塞拉皮姆神庙,在庙中央立柱以感恩纪念,在柱身上还刻有“为战无不胜的亚历山大监护神,公正的戴克里先皇帝。波恩吐莫斯谨立此柱”的字样,在柱的周围还建了有400根短柱的柱廊来拱托。它的柱顶原先还立有一座骑士像,柱下蹲伏着两座狮身人面像,是罗马文化和埃及文化的结合物。这根石柱器宇轩昂地立在亚历山大城中,成了一个巍然的城徽。后来的阿拉伯人乘船来到这里时,远远就见到它,惊呼道:“萨瓦里,萨瓦里!”意思就是“桅杆”,于是它又被称为萨瓦里柱,从而成为航海人的标识。在经历了近2000年的变乱之后,神庙已成废墟,只剩下那根擎天独柱还在天风海涛中兀立,和柱下的那两尊狮身人面像一起述说着埃及的伤心史。

  2000年前的亚历山大灯塔早已在地震中倒塌,原来的旧址上建起了一座阿拉伯风格的盖贝城堡,站立在古堡前凭海临风的已不是风姿倜傥的凯撒大帝,也不是奥斯曼帝国的苏丹,而是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湛蓝的地中海水冲击着雪白的礁石,令人难以相信2000年前这里发生过一场有关埃及生死存亡的剧烈海战,片片白帆云集,也令人难以相信这片温情的海水中还投入过一位倾国倾城的埃及艳后。亚历山大是一座充满了地中海情调的城市,也是一座被希腊罗马化了的城市,它迥异于它南面的那个埃及。

  埃及的文化曾经滋润和营养了希腊的文化,但3000后希腊人又来到了这个国家,他们的文人和学者到处游历,充满新奇地称呼自己所看到的一切,把金字塔称为庇里穆斯,把狮身人面像称为斯芬克司,把阿蒙霍特普三世像称为门农,把卢克索称为底比斯,以后,他们又把这一切传导到希腊人所拥有的半个世界。

  罗马人是希腊艺术的继承者和发展者,然而他们却从埃及的法老那里学到了东方的奢侈和铺陈,他们崇尚华丽和高贵,放荡而无节制,无穷无止的享乐和庞大无比的排场占据了他们的心灵,他们要像法老一样享受生活,嫔妃如云。他们崇尚规模宏大的巨型建筑和雕像,喜欢雄伟的凯旋门和高大的方尖碑,埃及的艺术也从另一角度被他们传播到了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希腊文明的延续。

  希腊人曾经拥有半个世界,也曾经把他们文明的酒浆洒向这半个世界,但这些文明的酒却是复合型的,里面既有爱琴海的咸水也有幼发拉底河的淡水,还有埃及的啤酒和波斯的鲜奶,甚至还有赫梯的蜂蜜和安息的小麦。随着亚历山大的征服而建立了一系列的希腊移民城市,开辟了新的航线,交通往来频繁了,传播了语言和文化,希腊人的生活方式、思想、艺术和法律也广泛传播,民族互相融合,从而出现了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为基础的新型文明。这种文明是欧洲文明的萌芽,也成为欧洲文明的模式,它通过后继的罗马而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经典。


美术报 赏析 00040 半个世界的希腊 2014-02-22 3359274 2 2014年02月2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