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评论

观点

问题深度、阅读路径与知识建构

  一个成天与文字打交道的人,阅读是一项最为基本的活。但是,阅读也让人困惑,甚至说迷茫。理由是,在当下,特别是一个传统文化大国复兴的语境下,如何阅读,这还真是一件具有挑战的事儿。一方面,一个传统文化大国在遭遇前所未有的现代性剧变之后,传统的文化价值、规范,甚至是行为准则,都面临着新的承扬,这需要回到传统的原典进行新的阅读。另一方面,作为参照的“西方”,需要我们进行全方位的识别,这当然离不开阅读。读书就这样成为新陈代谢或者西方文化识别的重要工作。然而,这仅为基础性的阅读。至于,如何融中西而贯通,直至两种文化价值的超越与共振问题,这才是当下有意义的阅读。艺术文献的阅读,我想,也无法逃离这样的制约,只不过要把握的是艺术媒介的自身逻辑。

  艺术文献阅读上的障碍,这在我最近对美国当代艺术理论的阅读上最为突出。作为全球当代艺术活动的中心地之一,美国知识分子对当代艺术的反省也最为突出。其中,团结在《十月》杂志周围的一批批评家,在现当代艺术理论的建设上,令学界瞩目,进而被誉为“十月主义者”,他们的领头羊,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罗萨琳·克劳斯莫属。

  学术界常常把克劳斯的写作分为形式主义时期、结构主义时期,以及后结构主义时期。这种分法,相对应地提出了其写作的知识来源:克莱门特·格林伯格、法国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显然,不论我们同不同意这样的看法,但是至少昭示着克劳斯教授艺术写作中最为基础与核心的部分:理论营养、思考方法、学术结论。

  我们以《扩展领域的雕塑》一文为例。作者对现代主义以后的雕塑的发展做出了具有鲜明个性的考察,提出了雕塑自身的媒介逻辑问题,认为罗丹《地狱之门》和《巴尔扎克》跨过了纪念性逻辑的门槛,打破传统约束,摒弃“基座”束缚,是现代雕塑跨越式的步伐。当代雕塑则是从“边界化”和 “延展性”开始,重新建构了当代雕塑媒介的逻辑,从而为现当代雕塑理论架起了一个里程碑式的理论框架。相应地,扩展的领域、雕塑的逻辑,不仅使这篇文章成为经典的艺术理论文献,也使雕塑理论的构建跃上一个新的知识平台。

  想指出的是,如果在《扩展领域的雕塑》一文中,作者还显示出结构主义的印记外,那么在《视觉无意识》、《蓝色咖啡杯之下》、《学士们》等著述中,那种自我的,依据作品的原发感悟就十分明显。这种基于原发性、自我体验式的写作维度,不仅仅是把法国知识语境下提出的文本精度发挥到了极致,也是在艺术的原处情感、知识资源、新的理论建构之间,找到了理论原发性的可能性。

  这与国内大多数的艺术理论研究是相反的。就笔者的视野和经验而言,国内艺术理论大都是“先理论后观照作品”,这种写作的问题是忽略了艺术作品与阐释者之间那种密不可分的鲜活性和原创性,是一种放大镜式的路术,寻求现有理论支持的演绎性的做法。作品本身的存在似乎是理论的论据。我称之为是一种“向上式”的做法。然而,克劳斯的做法,却是依据作品以及自己的知识感悟和视野的,抛弃先前理论的放大镜,直至文本的原初性,在原初性上寻求新的理论话语。我称之为是一种向下的美学建构之路。由此可知,国内外对当代艺术理论建构的整体态势的差异性,昭然若揭。

  对于国内而言,这种差异性,其价值不言而喻,也是吸引我的重要原因。这也是当下建构具有文化间最大公约数艺术理论的重要路径。艺术理论的阅读,也就是在文化主体性、艺术知识的谱系,以及艺术媒介逻辑之间的寻找与突围。

  (段运冬,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美术报 评论 00014 问题深度、阅读路径与知识建构 2015-07-25 3954493 2 2015年07月2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