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评论

专栏

隐身的伽拉忒亚

  正是在对痛恨之物日积月累的塑造中,皮革马利翁背叛了自身既有的顽固意志,成为这个神圣创造物的俘虏。一个由他自己双手创造的女人,正如亚当用肋骨创造出夏娃。他凝视手下的雕像,被她惊人的美丽折服,迷恋和欲望接踵而至。他原本视女人如洪水,现在却祈求维纳斯的帮助,只为得到这个尘世间最不可能的尤物。于是,在爱神的指点下,塞浦路斯的雕刻匠人皮革马利翁如愿得到了一个妻子,一个完全按照丈夫的标准装配出来的美人,一个复活的雕像。

  这个最理想妻子的第一次出场是在古罗马长诗《变形记》中,不知为何,诗人奥维德并没有赋予她名字。现在能追溯到她最早的命名时刻,是在一幅1370年的彩饰画上,伽拉忒亚,神话中海仙女的名字。此后,从中世纪到当代,伽拉忒亚跟随着皮革马利翁,共同出现在绘画、雕塑、戏剧、音乐剧和电影中,成为梦想成真的代名词,甚至命名了一种心理学现象:皮革马利翁效应。

  和千余年的沉寂无名一样,伽拉忒亚提供了奇迹,她内在真实的一面却一直隐蔽在黑暗中。她爱皮革马利翁吗?没有人在乎。虽然她的象牙肉体有了人类的温度,但是,她的心灵似乎没有类似需求。在获得人的身份后,她依旧是一个完美的偶像,一个非人格的存在。

  外人能确定的是,她是一个被爱者,被一个恨世者所爱。在对待女人的态度上,皮革马利翁是一个极端愤世嫉俗的人。根据奥维德的说法,在塞浦路斯,一群女人由于对维纳斯不敬,神就惩罚她们在公共场合赤身裸体,成为妓女,这就是皮革马利翁厌恶一切世间女子的根由。但是,皮革马利翁爱上的,恰恰就是一具毫无遮蔽的肉体,一具任凭爱抚的欲望替代物,既不能表示反抗,也无法展示欢愉。作为一个没有选择余地的被选择者,伽拉忒亚生而为人的命运就是被爱,而非其它。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于画,于雕像。《高唐赋》中神女自荐枕席的奔放,《洛神赋图》里甄宓若往若还的徘徊,无不是爱情当事人自主心态的体现。但是,皮革马利翁的雕像是悄无声息恍若隐身的。这不禁让人想到另一桩由神指定的婚姻。会巫术的美狄亚在见到伊阿宋的那一刻就被爱神的箭射中,眼前的男子惊若天人,号称凡人中的阿波罗。为了帮助伊阿宋取得金羊毛,美狄亚弃父杀弟叛国,伊阿宋在无路可退的情况下才和她缔结婚约。十几年后,伊阿宋要休妻再娶,他蔑视道,“那百发百中的箭逼着你救了我的身体,我不愿意把事情说得太露骨了。”这种态度是再明确不过了:你就是看中了我的身体,一切都不是我的自由意志!

  (刀马旦,剧作家,艺术评论人)


美术报 评论 00016 隐身的伽拉忒亚 2015-07-25 3954518 2 2015年07月2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