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油画

时间之诗具表回顾展
展览新生力量

  本报西安讯 厉亦平 由西安美术学院具象表现绘画艺术研究中心和西安美院科研处主办的“时间之诗——西安美院具象表现绘画艺术研究中心回顾展”于9月21日在西安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西安美院院长郭线庐,副院长、此次展览的策展人韩宝生,副院长宋晓峰、李四军,同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孙周兴,程征教授,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副主任赵军,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杜少虎,西安美院艺术考古研究所教授周晓陆以及参展艺术家等。

  此次举办的展览是以参加过具象表现讲习班的学员及毕业于具象表现绘画工作室的优秀学生的作品为主,以期梳理过去展望未来,并形成开放包容且不断推向深入的澄明之境。旨在回顾西安美术学院具象表现绘画发展历程的展览。展览为期一周。据了解,参展的艺术家有韩宝生、杨国杰、焦野、钟晓京、赵健、张凌、赵玲、杨小阳、柯建军、马田宽、张元稼、朱尽晖、孙蛮、赵蓓等30余位。

  1993年4月,旅法艺术家司徒立应邀到中国美术学院举办为期一个月的“具象表现绘画讲习班”,给油画系三年级本科生、以及由青年教师组成的助教班作指导。讲习班上,司徒立不仅介绍了莫兰迪、贾克梅蒂、巴尔蒂斯等重要“具象表现”画家,而且第一次在国内完整提出“具象表现绘画”的基础理论。

  司徒立的“具象表现绘画基础方法论”,在中国美院经过10余年的与民族传统文化相溶,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特色。其成功推衍,与中国美院的“中西融合”传统一脉相承。

  九十年代中期,中国当代绘画艺术进入一个新时期,不仅需要正本清源地研究和借鉴西方绘画历史,艺术教育也因此到了反思的时刻。那种唯西方某一种教学模式统一全国美术院校的教育以及匮乏于艺术理论基础的状况,迫使中国高等院校寻找一条新的不同的路径去开拓教学与绘画的领域。

  1996年春,在杨晓阳院长的邀请下,司徒立先生又在西安美术学院设立了讲习班。参加研习的学员除了校内各系绘画专业的教师,还有外校的绘画教师参与。就此开启了西安美院在教学和创作各个层面上对具象表现绘画的研究和实践。

  具象表现绘画教学基础方法是建立在现象学理论方法基础之上,借鉴了胡塞尔、海德格尔等西方现代哲学家对人类认知问题的重新思考。在面对技术复制时代人的肉身与其所创造的技术之间的紧张关系时,期望探索东方的、尤其是中国传统的思想所能够承担的角色,关心绘画艺术在这个时代所能够表达的意义。

  2001年,西安美术学院第一个工作室——具象表现绘画工作室,在油画系成立。同时还成立了与之相应的具象表现绘画艺术研究中心。司徒立先生所推崇的具象表现绘画基础方法论和现象学思想开始在西安美术学院萌芽并悄然成长。逝者如斯,白驹过隙,转眼间具象表现绘画教学与研究在西安美术学院已经走过19个年头。在教学中进行实践探索的同时,对现象学理论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多次举办展览、讲座及学术讨论。培养了一批思维活跃、实践纬度宽广的青年艺术家,成为当下绘画艺术多元实践的新生力量。


美术报 油画 00011 时间之诗具表回顾展
展览新生力量
2015-09-26 美术报2015-09-2600008 2 2015年09月2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