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2版:伦敦碗·物语

我与“伦敦碗”不得不说的故事

  特约撰稿 赵卿

  “当你抵达伦敦,千万别问出租车司机对即将到来的奥运会感到多兴奋,因为他根本就不想回答这个问题。” 读到《卫报》上的这篇《伦敦奥运游客求生指南》时,我正在从牛津开往伦敦的火车上,目的地是位于特拉福德的“伦敦碗”。我是一个浙籍在英留学生,也是7万名奥运会志愿者大军中的一员——在赛场内外,我切身感受到了奥运的热度。

  海选

  在失业率飙高、经济蹒跚前行的今日英国,人们对奥运的看法难免矛盾,许多当地人甚至选择在奥运期间离开拥挤的伦敦,享受平静假期;但在“激励一代人”的口号的宣传下,热切期盼奥运的人也并不在少数。

  奥运会志愿者群体当属后者。每当有人谈到第三次当东道主的英国人对奥会失去了热情,我总会想起今年2月在温布利体育馆的志愿者启动仪式开始前等待入场的那条长长的队伍。那个冬季,我在寒冷的伦敦看到了最热烈的心。

  海选的场地设在伦敦的一间工作室。一到门口,工作人员给我发了号码牌,然后让我对着一台摄像机作了自我介绍。我猜,届时伦敦奥组委可能会把这些资料剪接成一段视频,成为全世界共同参与奥运的见证。

  现场等待面试的大约有200多人,根据目测,算上我,一共有3个中国人。除了互动问答环节,两位工作人员在台上示范了一小段还算简单的舞蹈,要求我们在场地中央“现学现卖”。大约一周后,我收到了进入第二轮面试的通知。

  复试当天,还是一样的身份认证、热身,但舞蹈明显更专业,动作频率也快了很多。看着周围穿专业舞蹈鞋和紧身衣的竞争对手,再看看自己脚上的雪地靴,我真后悔自己没有好好准备。我想,继北京之后,我又一次与奥运失之交臂了。

  排练

  直到今年5月,一封来自奥运会组委会的邮件出现在信箱,我入选了残奥会开幕式的表演!想到远在杭州的父母将通过电视屏幕看到我,哪怕仅仅是我所在的方阵,我感到一种由衷的激动。随信还附上了15次排练的时间、地点以及一份需要签名的“保密协议”——这就是为什么不少中国学生参与了排练却不能发微博的原因。

  都说“赢不重要,重在参与”,这一点,伦敦真正做到了。在伦敦享受奥运,首先是轻松,普通人的生活丝毫没有被打乱;第二是有序——从政府到街道,从企业到非营利部门,各司其职;第三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平等。

  伦敦奥运会志愿者并不是年轻人和健全人的专利。在阴雨连绵的天气里,许多白发苍苍的老者和拄着拐杖的残疾人都会准时出现在排练场地,每到休息的时候,大家会拿出便当与周围的人分享,开心得如同一场不分种族、年龄、阶层的盛大游园会。几次排练下来,我和前后左右的人都成了朋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80多岁的老爷爷,每次都自带折叠凳候场排练。

  我所在的舞蹈方阵表演内容与英国天气有关,因此在服装上也有相应的搭配。而志愿者复试时的那段舞蹈据说会出现在残奥会闭幕式表演中,先来“剧透”一下:很精彩很有活力,绝对值得期待。

  激情

  对于从英国各地、甚至是欧洲各国赶往伦敦的志愿者,奥组委会报销在其伦敦范围内的地铁票,每次签到时还会发一张10磅面值的交通卡。作为对我们“免费工作”的补偿,志愿者组织团队隔三差五就会发出一些激情洋溢的感谢信,或是通知下一步的工作,或是转发各项活动的免费入场券。幸运的是,作为残奥会表演志愿者,我抽中了观看伦敦奥运会开幕式预演的门票,先于全世界观众领略了“伦敦碗”内那场无与伦比的精彩演出。

  更令人称道的是,英国人还做着许多似乎与眼前的奥运会“无关”的努力——比如,中小学生必须保证每周两小时以上的体育运动时间,这一举措在伦敦奥运会前被列入一项“改变青年人生活”计划,学校还为此配备了专职教练和现代化体育设备。为了迎接奥运足球比赛的到来,我居住的以汽车著名的考文垂市还特意“装修”了一番:绿色植物更多,道路更加通畅。届时,我将以考文垂大使的身份迎接前来观看比赛的中国同胞。


浙江日报 伦敦碗·物语 00022 我与“伦敦碗”不得不说的故事 2012-08-03 2655884 2 2012年08月0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