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60版:副刊

足上的花朵

  在上世纪80年代,有一本杂志在美术界里很引人注目,正方形的大开本,色彩斑斓,内容丰富,它叫做《装饰》。这本刊物经常介绍民族民间美术,阅读它增加了不少见识。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有一篇介绍白族绣花鞋的文章,标题很别致,叫《洱海上的小船》,一组绣花鞋的图片,让你过目不忘。自从那次看了这些漂亮的绣花鞋,此后外出就格外留意,在不同的展馆中看过不少,自己也先后买过一些,有些是可以穿的,就是不敢穿出去,只留作欣赏。

  在我的一堆五颜六色的绣花鞋中,这双来自贵州贫困山区的绣花鞋尤为令我珍爱,真正原生态的淳朴品相使它有鹤立鸡群之感。黑色的土布鞋面,绣着大朵的红花,绿叶环绕鞋帮,足足2厘米厚的鞋底,是用粗线一针一针纳出来的,针脚排列成网状,最有特色的是鞋头尖尖翘起至鞋面处缝合,样子与前面提到的白族绣鞋有些相似,只是它可能是土家族或侗族人家的鞋子。

  得到这双绣花鞋与一次扶贫活动有关。几年前,潮汕一些民营企业家自发组织了一次前往位于三省交界的贵州山区希望小学捐款的公益活动,电视台自然派记者随行,虽然出发前对将去的几个村庄的贫困情况有所了解,但当他们千里跋涉到达目的地时,还是被眼前的一切震撼了:竟然在一样的大地上,生活着如此贫困的一群生命!记得当晚,我在汕头家中接到先生来自山村的电话,他激动地表达了所看到的一切:当他爬上吊脚楼的老乡家中,出现在眼前的几乎只有一张睡床和一个炉子,四壁萧然;而他们在希望小学里看到孩子们渴望读书的眼神,与解海龙的那幅脍炙人口的摄影《渴望上学》又何等相似。

  几天后先生回到家中,想不到的是竟从行李箱里取出两双绣花鞋来,叫我既惊讶又困惑。原来是在他们结束采访离开村庄之前,村里特意赠送的,也许是老乡们经常以此向前来关心他们的人们表达谢意吧。看着这绣花鞋,我不禁想到,在那片灰色的穷乡僻壤,民间美术之花却倔强地绽放着,少数民族姐妹的巧手和真挚情感,全凝聚于这双双绣鞋之中,可见她们不管生活多么艰苦和平淡,对美的追求和向往却没有停止过。我仔细地欣赏这双绣花鞋,它的粗犷它的质朴它的原汁原味,与我以往从民间艺术品店或旅游胜地采购来到绝然不同,也和我在展馆中看到的精致的贵族小姐们的绣花鞋差别甚大。它散发出浓郁的村野气息,让你仿佛嗅到了泥土的芬芳。一直以来,这双绣花鞋就随意地放在我的视线范围之内,有时走来走去看到了,就能感受到附着在上面的岁月人情和乡土味道。

  家中另外几双绣花鞋,也各具特色,可惜有的曾作为礼物送给在A国的朋友,据说又赠送给老外了。现有的几双大多是手工制作,比如这双虎头鞋,虽是在周庄游览时买的,但一看就是来自西北的手艺,色彩和制作也很“民间”。这双绣着梅鹊图的布鞋样式很好,鞋底也是手纳的,穿上后在室内走动非常舒服,我曾让来访的年轻小妹试穿,一时间,双足上的花朵,随着脚步,缓缓开放,婀娜多姿,仿佛暗香浮动,令人遥想起远逝岁月里的一幕,穿着绣花鞋的女子生活的时代和环境。

  而这贫困山村女子的绣花鞋,也许是为出嫁的隆重时刻而准备,或许是为节日庆典而缝制,我想,平时应是没有机会穿的,因为平日里这些妇女都在田间山上劳作着。这双来自贵州大山里的绣花鞋还有一个细节,就是鞋底贴着小布条,上面是一个女人的名字,我猜想她就是制作者吧,但为什么把名字写在布条上呢,始终找不到答案。虽然我可能永远不会有机会认识她,但是却因为这个署名而备感亲切,也叫我有了几分牵挂又常常浮想联翩……


美术报 副刊 00060 足上的花朵 2010-05-08 nw.D1000FFN_20100508_4-00060 2 2010年05月0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