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31版:设计

请允许他们“歌唱”!

  小友L君的哥哥M君,以优异的数控机床操作水平从苏北的大专毕业,顺利分配,正式成为一名“80后”技术工人,这令我想起前几年为了继续研究元代画家王冕,而于七八月间前往诸暨某毛巾厂实习的经历。该厂很必然也有大量工人,只是技术骨干少些,更多的青年男女主要在传统噪声隆隆的织机周围打转。不过,工间休息或是午饭、晚饭时分,暑气不减的厂房门口以及食堂内外,总能荡漾起一阵阵手机扬声器所播放出的“嘹亮”音响。

  我本愿以清静“下饭”,所以初起时,面对这种几乎人人乐此不疲的“滑稽”举动,难免反感。但,很快得知,工人们居住、饮食的条件比我所处的状况还要差上若干倍,而且在“三班倒”或“连轴转”的工时规制下,他们为了能够多计件、多挣钱,甚至放弃休息,孑立在细密的织布机旁盯上两三天。我倏地理解,这种“手机歌唱”的行为实在是那些腼腆、率性的青年心中,不多的娱乐和宣泄方式。今日想起,我甚至会不住地“感谢”这类廉价手机的设计者和生产者——“歪打正着”地为那些终日面对“低技术”生产、或许会被“高科技”的世界所淘汰的可爱朋友们,提供了一丝现代生活的慰藉。只是,当面对“富士康”这类企业,悖论的“慰藉”可能终将化作——“被劫持”了的生命“碎片”(《南方周末》刘志毅、杨继斌语)。

  我曾在《美术报》这片园地里,叙述过“极限设计”的概念。我也很认同近几年国内外设计界的一种理性转向,即经济和创意产业发达后,开始在政治上提出更明确的诉求。设计师从来都不应该只是“美工”,也不应该只是经济和文化的“助产妇”,更不应该是老板和佞臣们的附庸与玩物。设计本来就是人类文明的创造者,当然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从事设计的人就应该包括全体有良知的民众。但,这又绝非是要简单地拷贝“人人都是艺术家”那种不着调的、“山寨”的、虚情假意的论说。而是希望民众,包括现在所谓狭义上的“设计师”群体,在即便是最极端的环境下,仍能从民族与人类千年的生存经验中汲取养分,不断自省、自新,迎难而上,真正为人类世界的大同,缔造新的明天。

  那么,相对于这些年轻的工人,“设计”的现实目标即是在那种极端的情形下——闷热拥挤的居所、噪音巨大的厂房、简单粗糙的饮食——为他们寻找应有的、真正的青春和快乐,而不是还像封建制对手艺人那样,凭着所谓“技术”和“钱钞”的诱逼,让他们身处艰难、困窘的周遭,却只能茫然四顾地袒露着瘦削的胸膛,为“显贵们”生产什么高档的赏玩和日用。

  这一点,90多年前德国的“包豪斯”曾经有所考量,以致欧洲国家在机器化大生产发达之后,甚至开始关注起机床之类粗笨设备的人性化合理设计。尽管其目的仍是为了避免对机器的施暴,以便攫取最大的剩余价值和利润,那么,我们现在,就绝不能只踯躅于包豪斯的“启蒙”,而面对人性之恶的循环的重新开启,竟忍心听之任之。

  当提及为世界大多数贫难、病馁的民众进行更真切、更实用的设计时,或有问,“你过过富人的生活吗,你知道富人怎么想吗?”

  很遗憾,可能终我一生都成不了物质上的“富人”。但,我起码知道,抚育我的、关爱我的、顾惜我的、滋润我不断受伤的心灵的,可能也永远不会是那些依靠疯狂开掘社会各方面“资本”,进而贪念、妄想着个人或小集团的矫情与泄欲的所谓纨绔与达官。如果当代的设计及其教育,在某些时刻却成了“新青年”期望过上所谓富人生活的敲门砖,成了他们义无反顾地投身茫茫“孔方兄”阵营的垫脚石,那么,我认为,这类追求另一种“极限”的玩意儿,实在“老了”也罢。

  真正的“极限”,从来不是“小众”的专利,而是大众的,是反精英和反智力集权的。其之目标,先即要求瓦解政经领域令人鄙薄的“限量主义”,还富于民,还智于民。进而鼓励并启迪大众,在生活的酸辛和挣扎里,学会自为地创造出真实且可以随时把握、足以依靠的,种种坚强、卓绝的,属于大多数人的幸福。

  所以,请允许我亲爱的工人朋友们歌唱吧!请允许他们一如人类璀璨星空中最伟岸的贤者那样,对于宇宙,对于这个具有更广阔的极限价值的“世界”,展开最英勇的、最长久的壮健求索!


美术报 设计 00031 请允许他们“歌唱”! 2010-05-22 nw.D1000FFN_20100522_7-00031 2 2010年05月2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