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美育

■体积与空间存在着何种关系 ■体积的处理手段有几种 ■对绘画形式语言基本元素的小结

绘画的形式语言(连载九)

  第六节 体积与深度的认识

  自然界的所有物体都具有自身的体积,即使薄如纸张,头发丝都是有体积的。从几何学的概念出发,平面形在空间中的移动产生出体积和深度。体积与空间有相似之处,都指物体的存在方式,不同之处体积是指单个的物体,空间是指几个物体相互间的组合关系。对绘画空间感的追求,是绘画形式语言的重要任务之一。

  体积的认识,我们还可以从“图”与“底”的角度理解。物体和背景的关系被称为“图”与“底”。人的视觉之所以感觉到物体存在,是由于物体脱离了背景。因为“图”具有前进性,脱离环境,引人注目、明确、集中,具有轮廓及物体的特征,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底”具有后退性,陷入环境,不显眼、易忘记、分散,空间位置不明确。图与底的前进和后退的关系使我们感受到具体物象在空间中的立体感受。现代绘画中,“图”也称正形,“底”称为负形,而负形也起到形式变化的重要作用,正日益受到当今画家的关注。

  见图,蒋跃的水彩画《山乡春早》,这是一幅写实性的水彩画,利用点线面、色彩冷暖、鲜灰及形体的虚实等手段,使画面空间层次清楚,形象明确,前进与后退的空间感受强烈。

  从图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在大小关系中,小的形体容易成为图形;在明度、色相、纯度的各种对比关系中,对比差度越大越容易成为图形;在动静关系中,运动的形体容易成为图形;在凸凹关系中,凸的部分容易成为图形;色彩的冷暖关系中,暖色前进,冷色后退。此外,有计划性的、有变化的节奏容易成为图形,单调的节奏容易成为底;统一的对称形或类似形容易形成图形;被包围的一方比包围的一方更容易成为图形;放置在水平、垂直线上的有明快效果的容易成为图形;同过去的视觉经验相联系的容易成为图形。当然,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可以转换。 

  在绘画的形式语言中对体积和空间深度的体现成为画家们能力高下的衡量标杆之一,无论是写实或抽象的作品都要有空间意识。我们可以把所有绘画的空间建设分为三大类:平面空间、浅空间和深空间。图案、平面性的装饰性绘画等以二度空间处理方法的,属于平面空间;装饰性的油画,如奥地利画家克里姆特、席勒的作品,包括中国工笔画在内,属于浅空间,类似雕塑里的“浮雕”类,见图,古罗马时期的浮雕。浅空间可以解释为一种看起来存在于形以内或周围极其有限的中间,经过画家主观调整、合理比例的空间。见图,如敦煌壁画。深空间,或称为无限空间,所表现的形是放在辽阔的空间距离之中,比较接近我们眼中所看到的实际物象。写实性绘画,用三度空间处理方法的,属于深空间,类似雕塑里的“圆雕”类。

  关于画面的“体”——空间的建设,我们在后面的章节中还要专门展开讨论。

  小结:

  我们了解了绘画形式语言的基本元素:点、线、面、色、形、体之后,在归纳、解析、创作时就能找到切入点,画家可以从特定的使命上来调动和驱使它。实际使用中,一幅作品往往是点、线、面、色、形、体的综合组织,其形态方式上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多元的;可能是对比的,也可能是调和的。然而,懂得元素的性格特征,使得绘画语言走向成功之路就有了可能。完美的绘画作品,在于这些元素有机、合理的组合,使之得以形象化的表现,从而实现画家的创作意图和形式美的精神感受。我们要做到:线不可乱,点不可散,面不可板,色不可花,形要讲究,体需追求等。因为,点使我们的视线停留在它的上面,线则引导我们的视线去延续运动和探索,面则使我们的视线环顾四周而分散,色引起我们的情绪波动,形将在我们的大脑中留下印象,体带领我们走进空间。这种视觉上的调节符合人们审美情感的需要,有很大的可塑性、灵活性和丰富性。因此,依据画家内心情感和审美需求,组织出在特定情境中形成的特殊、具有绘画语言性质的交流形式。这些要素是构成绘画作品最初的媒体和材料手段,我们切莫等闲视之。


美术报 美育 00010 绘画的形式语言(连载九) 2010-05-22 nw.D1000FFN_20100522_7-00010 2 2010年05月2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