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视点

美术批评之维

——兼与林木先生商榷

  4月16日,《美术报》刊载林木先生的《不懂美术的美术批评家》一文。诚如林木先生所言,不懂美术的人在搞美术批评,确实是当下美术批评界的一种现象。但是,林木先生将这一现象视为“一种滑稽的现象”,并认为:不懂美术的人不会写出什么好文章等诸如此类的观点,笔者不敢与之苟同。恰恰相反,笔者认为,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人进入到美术批评中,是当下美术批评趋于成熟的一种表现,也是好现象。

  美术批评就是在艺术欣赏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理论观点和批评标准,对美术作品、美术现象、美术家以及美术流派等所作的科学分析和评价。诚然不懂绘画技法的人、没有画过画的人,很难体会到画面上的技法之美、之妙,但是这仅仅是在美术欣赏层面上而言。美术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产物,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美术批评研究,不可能仅仅停留在欣赏层面上,还应该在形而上的层面上展开美术批评研究。不但要研究美术的前景(从艺术自身发展规律的内在理路展开艺术批评),也要把其放到背景中去(从社会、文化、政治、制度的角度出发展开艺术批评)。从林木先生所提倡的批评视角来看,他对美术批评的理解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艺术批评状态中,即其主体是对艺术作品的阐释性评价,并反馈到艺术的创造与鉴赏当中,从而影响到艺术整体的精神面貌。

  美术批评的目的除了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评价,形成对美术创作的反馈,更好地提高人们的鉴赏水平之外,笔者认为美术批评还有两点重要功能:一是将美术作品、美术现象等一些感性的材料进行学理上的归纳、梳理,这需要一定的理论方法(如社会学批评、历史批评和本体论批评等等)。美术批评家对艺术作品和艺术现象进行学术批评,以呈现其社会的、文化的价值,将艺术个案纳入艺术史的视野。“我们应该注重批评的作用,因为艺术家只有得到批评的确定,艺术家才进入艺术史。”(西川)

  二是将艺术置于前景中进行批评,梳理艺术的、文化的、社会的意义和价值。艺术作为一种思想意识的产物,与社会的文化、政治、民族以及地理环境脱不了干系。从不同的角度对艺术进行阐释,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比如说不懂美术的哲学家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一文中,通过分析梵高的油画作品《农鞋》,讨论了器物——用具的有用性。他认为器物一旦被艺术的框架框起来,就会显示出与平日普通用途不同的意味。画中的鞋昭示了田野大地的呼唤,在农夫的世界得到保护。因此它已由普通的鞋,转化为能展示无尽诗意的艺术品。英国牛津大学东方艺术史专家柯律格也不是艺术史科班出身,可是他对中国明清时期艺术文化的研究却别具风格。现代意义上的美术批评更具跨学科性。荷兰艺术专家麦克巴尔、诺曼·布列逊将文学理论中的符号学批评方法引入到了艺术批评中;里帕德用女性主义的视角来分析阐释艺术;克拉克以马克思主义为艺术批评的武器等等。这些艺术理论家跨学科的艺术批评实践为当代艺术批评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艺术批评开辟了新的视野,这对于艺术的发展是有益的。

  总之,美术批评是独立的,不需要向艺术家讨好或献媚,批评文章也无需得到艺术家的认可和称赞。在艺术发展多元化的今天,艺术批评理论也应该多元化,传统批评方式固然重要,但是我们更应该以包容的态度,去接受具有其他学科背景的人进入到艺术批评中来,为艺术批评提供新的维度,开拓艺术批评的新视野。


美术报 视点 00003 美术批评之维 2011-05-14 1665596 2 2011年05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