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视点

  走访美术馆对于美术记者而言,再寻常不过,工作的关系,我走访过大大小小不少的美术馆。

  上周,因为“全国老水彩画家经典作品展”的举办,我走访了位于东莞的莞城美术馆。

  此前我也曾到过东莞,但因为停留时间过短,仅有一些直观表面的印象,此次作为展出场地的莞城美术馆处于艺术氛围相对集中的区域,趁着展览的间隙,我也对当地的艺术生态作了一定的了解。

  有着“世界工厂”美誉的广东东莞,早已名声在外,但更多的是因为其经济发展的速度与实力。东莞市自改革开放以来,便是珠三角经济发展的重镇之一。在地理概念上,东莞市是一个相对大的布局,市区与几个重要的镇之间,在距离上也并不太远。2005年以后,东莞先后成立了多家公立的美术馆,为当地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倡了最基本的硬件支持,几处重要的美术馆都位于市区的格局设置上,为大众欣赏艺术品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擦亮了东莞市的文化名片。

  以莞城美术馆、岭南美术馆为代表的几家东莞市美术馆,近年来做得有声有色,举办过不少既有学术性,同时又兼顾大众审美需求的展览。能同时拥有多家公立性质的美术馆,在国内也只有北京、上海、深圳少数的几个一线城市具备这样的实力,而东莞作为一家地级市,有关部门对于当地美术事业的发展给予如此大的支持,颇为难得。

  在美术馆的选址问题上,也能看出决策者长远的考虑。以莞城美术馆为例,这里毗邻东莞图书馆莞城分馆,而且两家单位本身便是一幢连体建筑,可以相互走动,观众可以在观看展览后进入图书馆查阅资料,同时前来查阅图书的读者也可以在休憩时间到美术馆转转,往来其间,很是惬意。而岭南美术馆则位于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可园附近,作为一家美术馆,这里不仅具备展览场地,同时还设置有岭南画院和岭南画家村,并且收藏有“岭南画派”多位代表人物的作品,为艺术家、艺术与美术馆三者间,搭建了一个一体互动的桥梁。

  说及东莞的美术事业,就不得不提与水彩画的关系。实际上,水彩之于广东,算是一种“回归”。作为大众耳熟能详的艺术形式,水彩最早传入中国,恰恰正是在广东等沿海地区。民国前后所指的“西画”,更多的也是指水彩,而非油画。

  在观赏性上,水彩画较传统国画有着更多色彩上的丰富,而较油画又有着水性的自然,因而显得尤为喜闻乐见。作为西方绘画的一种形式,近代不少美术家都直接或是兼擅水彩,吴冠中就曾说过:“水彩画好像小岛,处在油画和中国画两块陆地之间,两者都可和水彩有联系,在这小岛上碰头。”

  水彩画之所以被大众广泛接受,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虽然专业院校的艺术家将水彩作为递进创作的桥梁,但因其制作工具简单,易上手,更多的基层美术工作者也喜于选择这一艺术形式进行创作。

  从此次展览所展出的作品来看,这些作品的确经典,却是辉煌在过去,新一代的水彩画家得益于美术教育的进一步成熟,创作手段与技巧,已不再是问题,问题则在于艺术突破上。新一代的水彩画创作者仍然难以走出老一辈的窠臼,选择诉诸的对象,过于雷同,往往千人一面,难有突出的个人艺术风格,特别是40岁以下的创作群体,更是鲜有扛鼎者。

  因而,水彩之于当下,却是一种发问:如何在当下的美术生态中独善其身,突围出走,是水彩后来者们需要思索的问题。


美术报 视点 00002 2011-09-17 美术报2011-09-1700019 2 2011年09月1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