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26版:副刊

黄宾虹与金华的渊源

  黄宾虹是现代著名山水画家,他在画史画论、古文字、经史诗词等诸多方面均有卓越造诣,诗书画印无一不精。他开创了一代画风,为中国山水画树立了新的里程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为他诞生地的金华,留有他许多履痕。

  黄宾虹祖辈从安徽歙县来浙江金华,习商于金华城西。父定华,是清太学生,原配歙籍汪夫人,无子早逝,继娶方氏。黄宾虹是长子,出生于金华铁岭头,故他有一半血亲在金华。黄宾虹从5岁始至12岁,父亲先后聘请了当地名流邵赋清、赵经田、李国柽、黄济川等诸业师习四书五经及汉宋诸训诂之学,兼学文词书画,同时向倪逸甫学习书画。倪淦长黄宾虹1岁,擅指墨画,与蒋莲僧在少年时期同为金华丽正书院的同学。3人过从甚密,常共商画事。黄宾虹7岁至16岁授业于清同治进士黄济川。17岁至19岁由黄济川胞弟黄秉钧做老师,在城东三牌坊习举业。

  而后3年,黄宾虹离开金华,但时常魂牵梦萦的还是金华。1888年秋,黄宾虹回金探望双亲,次年留四弟晋新与二妹乃耐于里郑,举家迁回祖籍歙县。1920年冬,只身至里郑访四弟与二妹。1938年夏,黄宾虹穿越战区,至金华拜祖墓,看望弟妹。此后经年,黄宾虹陆续回金,对生于斯长于斯的金华,留下的是更多家园的情结。

  从黄宾虹许多画作中,可看出他对金华的眷恋。1918年《林亭孤坐图》中题跋:“林亭孤坐夕阳低,烟雨空濛鸟乱啼。谁过小桥寻古寺,修簧夹道似云栖。戊子冬月时归望门,读江海门参军诗,捡前10年旧作画,因题其上。”郑村离金华50里,靠两腿行走的时代,黄宾虹往往要在金华城过夜,次日天明继续赶路。这次回金华应是在铁岭头西面,西南面是金华望门楼,见旧作,前尘往事同伤时悲秋之恨尽上心头。彼时沧桑巨变,新生代知识分子已在酝酿新文化。如何在新时势下有所为,想必黄宾虹的思绪并不平静。1938年《秋山图》落款:“此余十数年前在金华山中所作,画今藏白沙寺,楮墨如新,世变沧桑,不胜慨叹。戊寅夏日黄宾虹重题于南山寓庐。”当时抗战爆发,他料知战乱荼毒,将临摹宋元近20年的铭心之作,托于里郑白沙寺,是年回金画金华山又忆及生平往事,表达出对金华的依恋和信任,这种情感在另两幅画中可见一斑。一是《洞天岚影图》款识:“仙灵诡秘探龙窟,遗逸高踪访鹿田。回首狮山读书处,寻源难望是髻年。”回忆童年时听闻黄初平叱石成羊的传说,访鹿田书院,探秘双龙洞冰壶洞的经历,也避战乱于狮山的李灼先老师读其藏书画的种种往事。如此发自肺腑的话语在另一幅《江涵秋影图》款识中也有体现,“昔余旅沪所见宋元名记甚夥,日夕临摹垂20年,置诸箧衍,寄存金华山中。”据资料可知,黄宾虹大批寄画于故土,至少有两次之多。1938年时局相当混乱,黄宾虹从北平再回金华,再次托藏书画。从中我们最能感受到黄宾虹对生身之地的温情回眸,这时期画作是黄宾虹生平最柔和、最明亮的画作。略带个体化笔线构筑的山林间似有轻风吹拂,并在画款中题识“适浙东,因检旧制,亦复潇洒自喜,近性益懒,无复如此绚烂矣。”流露出故土给他的愉悦。

  由黄宾虹画中有关金华的款识可见他对故园的惦念,据现在健在的黄氏媳妇秦老太太回忆,她1951年1月结婚时,黄宾虹曾来参加婚礼,当时黄宾虹戴着呢料帽,几乎是很朴实的农民形象。这可能是黄宾虹生前最后一次回金华。

  丹青多寿色,翰墨有奇香。走到中国山水画艺术顶峰的黄宾虹,以其酣畅淋漓、浑厚华滋的墨色把中国山水画推到另一种境界,走出金华,走向世界,让后人高山仰止。


美术报 副刊 00026 黄宾虹与金华的渊源 2013-06-08 3037456 2 2013年06月0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