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6版:往事

朱德水:新四军曾住我家

  朱德水:新四军曾住我家

  本报记者 曹漫 通讯员 温法仁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新四军在浙江这块热土上发行的江南抗币也70周年了。我们走近曾经那些见证者,一起回忆峥嵘岁月。

  朱德水先生,97岁,祖籍诸暨,久居杭州,酷爱钱币收藏和写作,家里收藏的各类纸币多达2000多张,这其中也包含江南抗币。他还出版了若干纸币收藏、研究的书。他清瘦修长,精神矍铄,“除了眼睛不好,其他都挺好的。”

  “不要怕,我们是新四军”

  1945年3月,朱德水在当时的孝丰县(今安吉县孝丰镇)邮局工作。一天早上他开大门时吓一跳,竟发现有两位军人靠睡在门框两边。被他开门声惊醒后的军人站起来说:“不要怕,我们是新四军,从长兴开过来已是半夜了,不便惊动你们,就都在门外休息。”他向门外看了一下孝丰南门外大街,两边果然都是穿着青灰色服装的军人。

  当时,正好朱德水家厢房的中间空着,就让两位新四军住进来,还拆了大门板做床铺板。当时朱德水的母亲疑惑地问:“大门拆了,晚上怎么办?”“有我们在,贼骨头进不来。”一句话说得大家都笑了。

  新四军部队纪律严明,战士吃饭之前都要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他们也是这么做的。“连借东西,他们都是站在门外问,并不走进来。”朱老印象颇深,新四军的战士们还围坐在一起学习、看书,有的还坐在地上缝缝补补。而曾经住在这里的国民党军队,他们除了打牌赌博,买东西还经常少付钱,老百姓只能忍气吞声。

  朱老还记得,有一次他在县城南门口看到新四军师长粟裕和王必成一行来慰问部队。当时,粟裕被欢迎的群众围得严严实实。“他很随和,还下马来跟群众打招呼、握手,穿的衣服也和士兵一样。”

  “借的东西都还给你们了吗”

  新四军到孝丰,带来许多纸币。一种是江淮银行印的拾元抗币,背面加印有“苏浙”两字,可以在江苏和浙江使用流通。后来苏浙军区成立了江南银行,发行江南银行抗币,有壹圆券、伍圆券两种。另一种是长兴泗安区的临时流通券,面值柒角伍分,是蜡纸油印的,可在泗安流通。

  1945年10月,新四军奉中央命令北撤,临行前他们发出通告,以粮食、布匹等物资进行退换货币,收回已发行的货币,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时间仓促,有少数群众不知情,抗币仍然留在手中。

  朱老对新四军北撤时的记忆犹新:他们各个班的战士都在住地门口排好队,班长还到各家各户查问有没有部队借的东西没有还,问清楚后他们才离开。

  “江南银行的抗币虽然流通时间不长,但对支援抗日战争,支持当地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视。”朱老感慨。2012年,他得知长兴县政府建立江南银行纪念馆时,将收藏多年的江南银行一元券和泗安区临时兑换券柒角伍分捐献给江南银行纪念馆。


浙江老年报 往事 a0006 朱德水:新四军曾住我家 2015-03-23 浙江老年报2015-03-2300003;浙江老年报2015-03-2300006;3815033 2 2015年03月2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