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视点

书香永存 惠泽后学

  2009年7月,经孔令伟老师推荐,我为《艺术评论》翻译高居翰教授的文章《致用与怡情的图像——大清盛世的世俗绘画》,这让我有机会与高居翰、洪再新两位先生结缘,因为文章译完之后高先生请洪先生为我的译稿进行校对,并提出了一些非常中肯的修改意见!尽管在此之前,我已经读过高先生的一些著作,也在中国美术学院听过洪先生介绍高先生学术成就的精彩讲座!由于有了这样的因缘际会,同时因为我有幸在美院图书馆工作,所以当高先生准备将自己的藏书捐赠给中国美术学院的时候,范景中、洪再新两位老师就向学校推荐我协助图书馆张坚馆长前往加州伯克利整理这批书籍。

  高居翰教授在捐赠这批图书之前,先是通过洪再新、高昕丹两位老师,希望我们提供一份贡布里希教授捐赠书籍的目录清单!并且亲自来信指出整理中的不足之处,并且具体提出了几点建议,指点我们如何在今后的书籍整理工作中做得更好!他希望自己的图书室可以很快向师生开放,希望这批书籍不仅可以阅览,甚至可以外借,不希望看到自己的藏书只是作为纪念品摆设和放置于书架上供人参观,抑或整理得一尘不染,束之高阁!他希望自己的书籍能够物尽其用。考虑到高先生当时已是86岁高龄,还为此事如此殚精竭虑,着实令人感动!

  2013年3月份,我们一行3人抵达伯克利的时候,高先生因已届耄耋之年,行动多有不便,日常的活动区域主要集中在他位于伯克利一栋二层小楼的一楼。我还记得第一次在高先生家中与他见面的场景,我们一开始就聊了很多内容,不过,当我们看他准备从椅子上起身的时候,似乎有点吃力,就想伸手搀扶他一下,他先是很有礼貌地说了声谢谢,然后摆摆手说:“不用,我自己可以。”我可以很真切地感受到这样一位年长的人文学者身上散发出来的那种康德式的人文精神的力量。

  本来为了尽量少打扰高居翰先生的日常生活起居,我们打算在离他家步行10分钟左右的范围内随便找个旅馆住下来,然后,马上就开始着手整理和翻译他捐赠的书籍和相关材料的目录清单。但高先生坚持让我们住在他家里,说这样工作和生活更方便一些,既可以在家里做饭,冰箱里的食物也请我们自由取用。这样也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机会可以与他交流。每次晚饭后,我们基本上都会有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可以与高先生聊天,听他谈笑风生,谈论美术、音乐、电影……看他眼里闪烁的睿智光芒,向他请教各种问题,对于我们而言,这是十分惬意且充实的时光。

  高居翰先生很热爱生活,晚饭前他往往会倒上一小杯红酒,饭后有时候也会来点冰淇淋!我还在他的餐桌旁,看到了一瓶浙江产的“古越龙山”,觉得很亲切!3月10日下午,在加州明媚的阳光里,高居翰先生决定亲自带我们到离家不远处的伯克利植物园踏青,高先生的女儿莎拉[Sarah Cahill]是一位著名的钢琴家,她驱车载着我们一行5人前往这处风光旖旎的景区游览。高先生在这里还追忆起自己年轻的时候曾在此地留下了许多非常美好的时光,他说自己中学时代经常背着画夹,带着两三好友,到此处的青山绿水间畅游、写生。

  在他晚年,则把主要精力放在制作中国美术和美术史的系列视频讲座上,他相信,基于视觉分析和阐释的艺术史,可以超越语言和文化的阻隔。在他的书房里,并排放着两台苹果一体电脑iMac,左边一台存放着大量珍贵的美术作品图片,是一个庞大的视觉资料库;右边一台储存文本资料,这两台电脑恰似他自由翱翔于学术天空的双翼。

  2013年6月24日,高居翰先生捐赠的112箱,共计2000余册个人藏书,终于从美国加州顺利运抵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的新家。如今,面对着这些穿越千山万水、凝聚着历史时光的包浆的书籍时,在我们的眼前清晰呈现的是高先生与这些书籍挥别的情景:那天,他站在自家二层小楼门前,与这些陪伴了他几十年的老朋友们挥手道别,他动情地说:“Farewell, my friends.”(再见了,我的朋友们!)如今,高先生已经无法再来杭州故地重游,来翻阅、抚摸这些他无比珍爱和熟悉的藏书了,但是,我们坚信,这些书籍会将他的学术生命带到中国美术学院,它们会在学校的教学、创作和学术研究活动中,化为一股薪火相传、长盛不衰的力量。


美术报 视点 00009 书香永存 惠泽后学 2014-02-22 3372677 2 2014年02月22日 星期六